p; 待叶二娘也无了声息,夏筱筱才又讲起乔峰去年上少林寺的缘由。
是她得知了玄苦大师有危险,提前让他赶来守护玄苦大师的事情。
至于偷经的事情,都是误会,又取出了从阿朱处得来的易经经,还给了少林寺。
原来当初乔峰击退玄澄,带着受伤的阿朱,离开了少林寺后。
玄澄通知了玄慈,玄慈却是一口咬定说乔峰是契丹人,他是为父母报仇,才来此盗经的,是他玄慈心虚所致,亦或者是他想借武林人士之手除去乔峰,这些此时已未可知。
也正是如此,才使得乔峰受武林人士误会,带领阿朱治伤时,有了聚贤庄一役,使得剧情回到的正规。
而后那些个武林人士,谭公谭婆以及单正全家,皆是萧远山为报妻仇,属于江湖仇杀,却是与乔峰不相干,洗清了乔峰身上背负的罪责,解除了诸位武林人士对他的误会。
萧远山这时也都承认了,也愿意一死以赎其罪。
而此时扫地僧却站出来替萧远山抗下了一切,他说道:“这一切罪恶因少林而起,如今也该做个了结了,冤冤相报何时了,万般罪恶皆入我身。”
众少林僧众与武林人士,都称颂了一句:“大师慈悲。”竟也无一人再提及找萧远山报仇之事。
萧峰父子,以及玄慈与叶二娘的事情就此了结。
夏筱筱此时也念出了一句佛教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少林僧众听闻,再次口宣佛号:“阿弥陀佛。”
夏筱筱这才望向扫地僧,说道:“大师,我有一事不明,我曾向一位菩萨请教,如何礼佛。
菩萨告诉我,礼佛需恭敬,如有佛经染尘,不可吹拂,需用净布沾湿,细心擦拭。遇见佛陀需恭敬参拜,不可有轻慢之心。
而今日我观大师整理佛经,却是用嘴吹拂灰尘,竟有不恭敬之举,此乃何解。”
扫地僧笑而答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不就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中对佛恭敬,一切就合乎礼仪,佛在我心中,如何礼佛皆可。“
夏筱筱确指向倒在地上的玄慈与叶二娘道:“那佛可在那二人心中?”
她又指向了众位在座的少林僧众,与一旁听经的武林人士,问道:“或者说,佛在他们心中。”
扫地僧闻言,脸上的笑意全消,思索良久,才对夏筱筱施了一礼,道:“多谢菩萨指点。”
夏筱筱这才又说道:“世人多愚昧,能心中有佛的人,又有几何?恭敬礼佛,时时修身养心,方为凡夫正道。佛在心中者少有,世人只见之于表象,所以失了恭敬,乱了心性,才造成了如今这般。
儒家孔圣亦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以孔圣之尊,尚需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今,我们这些凡俗之人却直接就妄自修心,失了根本,取祸之道也。“
言罢,她便脚下显出祥云,迎风飘走。恍惚间,便无了踪迹。
少林僧众与武林群雄都赶忙俯倒失礼,“恭送菩萨”。
第88章 辩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