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城中威望很高,将军就找到他,问到:‘我欲做一件事,思虑良久,不知道是对还是错,请大师教我。
那大师却说道:‘何须考虑那么多,你只需考虑,你做这一件事,是否能活人性命,能的话,就去做,不能就别做。
将军听完,大感受用,他考虑良多。我起兵谋反,是为了救治万民于水火之中,这年景不好,朝廷赋税繁重,百姓们饿殍遍野,所以才不得已而为之。
而这城中读书人,也是万民之一,他们念及前朝的好,是因为前朝对读书人的优待,读书人不至于吃不到饭而饿死,但是我若杀了这群读书人,只会激起更大的反抗。
为救百姓而杀人,终究也是杀人,可能还会害了更多人。而后他便放下屠刀,亲自为救百姓而奔波。
城中读书人中,一部分家境贫寒的一些,起初是受到群体的蒙蔽,以为叛军都是不义之徒,而今见到这叛军将领,亲自为治下百姓操劳,亦是有仁义之心。
所以这些人就有心归附,为其效力,终于这位叛军将领推翻了腐朽的旧朝廷,成为了一代开国明君。”
众人听他讲完,都还在思索这个故事。
后面正在盘坐的武林人士中,有一人却是开口发话了,这人四五十岁上下,一身儒士打扮,却也不是纯粹的武林中人。
他就是宋哲宗派来少林寺参加武林大会,见证仙人场面的那名官员,黄裳。
黄裳开口问道:“这位仙子口中所说的朝代,是何时的史料所载呢?黄某编缆史书,亦未曾见过有这样的记载。”
夏筱筱却微笑道:“佛家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方天地只是诸天万界中的一个世界而已。
在这诸天万界中,总是有过这样的一段史实的。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中那位高僧所说的那句话,那是对于人命尊重的态度。
做一件事情,优先要考虑这件事带来的后果,是否能救人性命,而来决定是否去做。”
她又指向玄慈说道:“三十年前,你的过错暂且不提。
一年前,在杏子林中,赵钱孙和谭公谭婆替你隐瞒,单正为你作保,就连智光大师也为了保住你的声誉,险些遭到乔峰愤慨出手而殒命。
这些事你后来不可能不知道,然而,你却继续隐瞒,才致使他们被萧远山杀害。
智光大师更是为感化乔峰,留下了‘万物一般,众生平等。圣贤畜生,一视同仁。汉人契丹,亦幻亦真。恩怨荣辱,俱在灰尘这样的偈语,而后自缢身亡。
这些事情,难道都只能怪萧远山与萧峰吗?
难道你玄慈就没有责任,当你知道乔峰的身世揭露,丐帮人心不稳,武林又起纷争之时。
以你少林方丈,得到高僧的身份,不是应该主动承认,坦白自己的过错。
乔峰身世即明,你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后,萧远山还有何理由,再去杀害这些人的性命。
然而,你没有。你为了自己的面子,少林的声誉,枉顾了这么多人的性命,难道不是你的罪过吗?”
第87章 玄慈罪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