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六章 人话吗[2/2页]

开启国风时代 是晨安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然也没有再关注了,距离苏泽去上课还是有一段时间的,先留在这儿练习吧,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姜然能把错误的地方都挑选出来,怎么改也能够告诉他,之后的事,就要他自己去做了。
      他应该庆幸,出道就遇到了一个能按照最高标准要求他的老师,这样一来,起步就已经高出旁人太多。
      再加上父母的关系,在音乐上,找到一些更好的起点不难。
      坐到自己位子上,姜然继续的刷着音乐听。
      舒缓的音乐能够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一些大师级别的音乐家,演奏家,每个人在姜然看来,都是一座巨大的宝藏。
      因为每一位,都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比如眼前的这一位,叫做戴宜杉的大师,颠覆了传统的轻音乐模式,用乐器模拟自然的声音,泉水,鸟鸣,渔人。
      或者是用古筝,或是古琴,乃至于琵琶等,用最传统的古代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足够让人沉浸进去。
      姜然很喜欢这种简单的纯音乐,再加上大师级的演奏实力,绝对是一种享受。
      当然,也不止这些,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依旧能够在音乐中体现出来。
      虽然前世也有一些利用国风文化四处走综艺沽名钓誉的所谓国乐大师,但是真本事应该还是有一点的,毕竟盛名之下无虚士。
      只是这种炫技,和真正潜心钻研艺术的差远了。
      ......
      澜州市。
      一间狭小的工作室内,几个年轻人正在写着稿子。
      稿子写完之后,张锐递交上去,一名年轻人看了看,不是很满意。
      “近期的歌曲质量不太够啊,还是上个月厉害,周天王发歌,空前盛况,在音乐上,已经是登峰造极,也让我们有东西可写,现在别说没有天王级别的发歌,就连一线歌手也没见一个。”年轻人轻轻的摇了摇头。
      听朋友这么说,张锐也是放下了键盘。
      张锐是个专业的乐评人。
      和朋友开了一家工作室,负责给音乐杂志修订稿子,或者投稿原创稿件,以此获得稿酬来供应工作室的发展。
      但是很显然,工作室早就已经是入不敷出了。
      上个月周天王发歌,还能蹭个热度,回回血,现在没有一线大佬下场,难道还能乐评老歌么,那是行业的忌讳之一,再者,评老歌也赚不来几个钱。
      《牧马人》已经登顶半个多月了,但是他没有评价,他觉得这首歌不错,无论是编曲填词都是上乘,只是,演唱方面着实是跟他的审美不挨着,电子修音太严重了。
      修音修到了几乎是让电子音重唱一遍了,这也配叫歌手?
      一搜胡询的大名,张锐秒懂了,可能这就是靠脸吃饭吧。
      虽然逐美之风,自古有之,但是,现在的审美,明显已经是病态了。
      如果说,以前群众大多数的审美,是狮子王,现在的审美标准,就是小猫咪。
      从一开始就是大封推的歌曲,足以见到公司对他的期待了。
      这样的人,绝对是从出道开始,就占据着最顶尖的资源,踏着万万音乐人的梦想走上去。
      然后辉煌一时。
      再然后,无人问津。
      似乎从小鲜肉这三个字出来开始,就已经是这样子了。

第八十六章 人话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