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因为实在是担心,陪伴云柔和政儿的时候,我频频走神。
两个孩子察觉到异样便又围了过来,“娘亲,娘亲,你怎么了,为什么闷闷不乐的?”
我低着头,对上两双疑惑且担心的眸子,我勾唇笑笑,傻孩子,我是在担心你们父皇呀!
可是我却不能告诉他们此事,孩子还小,我并不想他们过早地懂的战争一事,跟着我终日提心吊胆。
因此,我只一笑,道,“娘亲只是在想你父皇何时才能够回来。”
“娘亲是想念父皇了么?”云柔歪着脑袋,睁着一双大眼看着我。
我点头,云柔又道,“云柔亦是想念父皇了呢。”
政儿在一旁沉默着,神色之中有继续尴尬,我见此,便连忙打住了这个话题。
政儿乃是齐玄翎的孩子,这一点,齐玄翎还未承认,政儿亦是还未知晓真相。也许是我的自私吧,我想等齐玄翎承认了政儿的身份,我再告诉政儿真相。
在此之前,没有那期盼,政儿总会好过些。
夜晚乌云连天,我躺在床榻之上,闭目听着窗外冷风呼啸,一颗心却始终无法安宁,自听闻齐玄翎出事以后,我的心便一直悬着,忍受着担心和不安的折磨。
虽是派了人前往边境,可我仍旧不能够平静。
我不能坐以待毙,且不说齐玄翎乃是我的夫,孩子的父,他更是大梁的王,于情于理,大梁都不能坐视不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放弃自己的王。
是以,第二天早朝,我便什么都不谈,专门就谈了此事。
“如今皇上正在边境,生死不明,皇上乃是我大梁的王,本应派兵前去支援,就是不知道,哪位大臣愿意前往了。”
我身穿着一身厚重的宫服坐于大殿的主位之上,神情肃穆地望着殿中的诸位大臣们。
随着我的这一句话,众人皆惊,随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我虽是心中着急,却也没有催促,此事事关重大,并未一时半会就能够解决的。
“娘娘,皇上遭遇意外,自是不幸,可臣以为,为了和旧秦国的战争,如今我大梁的兵力已几乎都压在了边境,此时就算是派人前往支援,能力亦是十分有限的,说不定,还会折在里边。”
许尚书忽然走上一步,捏着玉牌朝着我拱着手,略微低下脑袋,一副恭敬的模样。
可我闻言,却是一阵恼怒,我半眯着眼,语气极其冰冷地道,“许尚书此意,可是对皇上不管不顾了?”
许尚书低垂着脑袋,一言不发。
我心下微凉,齐玄翎,这便是那些你以为的好臣子。在你遇到为难时候,他们只会想着自保,而弃你于不顾。
我满满地扫视一眼大殿之中的所有人,一股悲凉油然而生。
“各位大人亦是此意?”
“臣,并不认同许尚书之言。”
就在我心凉之时,张御史又忽然上前一步,拱着手,睨了一眼许尚书,而后我看向了我,与我四目相对。
我略一挑眉,“哦?”
“许大人所言自有其道理,可皇上乃是我大梁的君王,若是我等连自己的君王都弃之不顾,我等还有何脸面在此?臣相信,不少大人都是被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还请你们捂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若是弃之不顾,尔等,心可安?”
“若是连自己的君王都见死不救,那百姓又如何相信朝廷?于情于理,皇上那儿,不可不顾!”
说罢,他高举起玉牌,两个膝盖缓缓弯起,慢慢跪在地上,大喊道,“臣,愿恳请娘娘派兵前往边境,援救皇上!”
此话一出,不少大臣们亦跟着纷纷下跪,齐齐大喊,“臣,附议!”
我心里忽觉一些安慰,还好,并非所有人都是不管不顾的。
可有着此等意愿的人仍在少数,不少大臣还是站在原地,面面相觑,似是有些纠结。
“那,其余大臣又是如何想的呢?”我转目环视众人。
因光线略有些昏暗,大殿内便点上了几根蜡烛,饶是如此,我都并不是很能够清晰看清每个人脸上的神情。
大殿内安静极了,所有人都在沉默着,似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哪怕,方才许尚书已经开了个头。
说到许尚书,见不少人都跪在了地面上,且大多都是新鲜血液,是那些年轻的官员,而经验老城的尽在少数。
他便又是一声冷哼,略有些不屑地道,“张御史此话说的轻巧,派兵前往?如今出去边境的兵,可用的虽是不少,可哪个不是要留下来保护大梁?若是派兵前往边境,邻国趁此机会,悄悄攻打过来,何人能够抵挡得住?难道张御史还要大梁的子民跟着我等一同死去吗?”
许尚书言
第两百一十二章 彻底控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