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西北的旱灾虽是严重,可却并没有折子上所说的那般恐怖。”
“此话怎讲?”张御史蹙着眉头看着我。
“西北如今正值旱灾不错,可西北的旱情根本就没有那么的严重,在本宫召各位大人进宫之前,就有探子回报,西北虽是旱灾,亦是发生了暴动,可暴动却并非百姓主动为之。”
这个探子,乃是齐玄翎先前解决西北之事时留下的。没想到如今,倒是为我提供了重要的情报。
“并非百姓主动而为之?”
我颔首,“不错。”
我将手中的折子往书案上随手一扔,起身缓缓走到众人跟前,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西北的旱情还不足以让百姓民不聊生,更何况,先前皇上已派人前去过。百姓之所以发生暴动,乃是因为地方豪强和官员腐败所迫。所有的援助物资都要经过官府,官府联合当地的商户抬高物价和克扣,这才会让百姓忍无可忍。”
我顿了顿,望着众人的神情,有惊讶的,有惊疑不定的,亦有深思的……
朝勤殿内沉默了,我亦是不做声,心中暗自较量。
终于,平静的氛围终有人打破了,“那照娘娘的意思?”
我闻言,含笑看向那一位大臣,“各位大臣可愿听听本宫的想法?”
话音刚落,我又看了一眼众人,丝毫不给他们说话的时间继续说道,“本宫以为,既然西北有灾,那定是要赈灾的。只是要如何赈灾呢?”
我拉长了尾音,满意地看着被我吸引了注意的的众人,“既然百姓发起了暴动,而暴动的根源乃是由于地方豪强和官府联合抬高物价,无视栽情所致,那何不先解决了此一问题呢?”
“历年来,由于当地官府豪强所迫,百姓民不聊生,所拨下去的赈灾救济未必能够全都用在百姓身上,相反,一些有心之人还会因此趁火打劫,各位大臣认为,先赈灾,那赈灾救济可会切实用在百姓身上?”
我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心中却是有些发凉,一些自私的人啊,总会不顾他人性命,只为自己发财而丧失了良心。
生而为人,不是该互相帮助才是么?
“娘娘的意思,是想要先肃清西北,然后再赈灾?”我父亲沉吟半晌,又开口问道。
“不错。”我颔首。
“此举不妥。”我话音刚落,许尚书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我惊讶地挑了一下眉,跟着众人一起看向了他,许尚书继续说道,“且不说臣等只是听娘娘一人之言,并无实证,就算此事是真的,百姓乃是天下之根本,该是先安抚百姓的情绪以及予以救济方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他的质疑,我只回以轻笑,“许尚书所言有理,只是,依照许尚书此话,本宫只想问问,许尚书又如何能够保证百姓之难能够得以解决?”
“这……”
许尚书被我问的哑口无言,只讷讷的张开嘴,老脸急的都已经染上了几许绯红。
“既然许尚书觉得此举不妥,那这样如何——”
我笑意盈盈且自信满满地看着许尚书,与他的窘迫相比,我反倒显得淡然许多。
“一边赈灾,一边肃清。”
我轻启着红唇,轻缓地吐出这八个字。
许尚书讶异地望着我,我只看着他,并没去看别人,但我想,反应该是差不多的。
“派人亲自前往西北去,以赈灾为名,观察当地事情,搜集证据,若是此事属真,那身为朝廷名臣却欺压百姓,无论是官员亦或是商贾,我大梁,可容不下此等人物。”
我的语速极缓,面上带笑,宛若一温婉女子,可说出口的话语却是充满了冷默和残忍。
容不下代表着什么?
发配?斩首?亦或是终身监禁?
谁都不知道,不过,这才是我的最终决定,方才那个,不过是为了引出我接下来的话罢了。
我的目光从许尚书的身上移开,缓慢而又危险地环视一圈,朝臣们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似是雕像一般,呆愣在原地一动不动。
“本宫此提议,各位大人觉得,可还行得通么?”
偌大的朝勤殿又一次安静了下来,只是这气氛中似乎还透着些许的紧张。
我说的有些渴了,遂背过身去,将书案上放着的茶杯拿起,缓慢而优雅地将杯中的茶水饮尽。
这时,我的父亲经过方才的思索,终作出了决定,“臣以为,此举可行。”
我放下茶杯,转过身去,这时,张御史也开了口,“臣亦如此以为。”
我并不意外,我的这个提议,既能救济灾民,还能为朝廷除去害虫,他们又怎会拒绝呢?
果然,其余的大臣不管是心甘情愿的,抑或是迫于形势的,也都纷纷应和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肃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