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孔深一百八十二米,矿层底部大概在一百八十米左右。我们现在需要确定的是这个矿层的顶板位置,就知道这个位置矿层的厚度!”
      杜博裕撞开灌木丛,急急忙忙跑过来汇总自己的发现。
      有了以前工作留下来的勘探痕迹,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常俊彦也站在远处喊道:“我在这边发现了一个探槽,矿层厚度将近三米,产状的话,倾角二十八度……”
      “这边还有一个封孔标志,一百三十米深!”
      “往远处钻孔密度加大了,间隔超过了两百米,看来一百八十米深的钻孔,穿透了底板,很有可能并没有见矿!”
      “矿体很小啊,要是这样的话,咱们的工作难度不大。”
      “别说话了,没时间,赶紧上物探测量!”
      周山济吼完,又喊道:“咱们现在发现了一个矿体了,但还有另外两个矿体的位置没找到。咱们五个人不能都留在这里测量,得有人顺着矿层的走向,往两边去找另外两个矿体!”
      相比在这里进行物探测量,沿着矿层走向走,肯定是要翻山越岭,穿越经济丛生的山林。
      “我去吧。”陈冠举手。
      “一个人不行,按规范,出野外至少两个人一组。咱们不注意细节,肯定要被扣分!”
      “我一起去吧。”杜博裕自告奋勇。
      陈冠和杜博裕结伴往东北方向走。
      矿层出露点,是找到矿体的主要标志特征。
      哪怕不认识矿层,因为有前人的工作,只需要找到探槽就行。
      探槽的目的是剥开风化层,更加清楚地看到矿层的模样。
      翻过一个山头,走了超过五百米,还是没有看到任何地表工程的痕迹。
      杜博裕感觉越来越不对劲,连忙喊住前面的陈冠,“我感觉咱们走反了。按道理来说,几个矿体肯定靠的比较近。我们不该往这边走,而是往矿层走向另一个方向,西南方向。”
      陈冠也觉得不对,点了点头,“先坐下来休息两分钟,然后原路返回”
      时间紧迫,杜博裕虽然对比赛结果顺其自然,但也不想拖累团队。
      但左右看了看,山高林密,周围没有其他人,休息两分钟也没人发现,坐了下来。
      “把地质锤扔给我一下。”陈冠喊道。
      杜博裕不觉有他,便把锤子扔了过去。
      陈冠拿起地质锤,对着脚边出露的岩层,便是一顿猛锤,然后捡起散落的碎石,仔细的查看岩石特征,然后若有所思。
      不远处,专家组们大多是中老年人,腿脚不便,在山林间,不可能跟得上年轻人的脚步。
      这一轮考核,重在结果,所以也不用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全程跟随观看。
      “那边传来消息,地矿局已经发现了三处矿体的准确位置,已经开始同时上测量了!”
      “煤田局也发现了三处矿体的位置,不过他们是挨个进行测量。”

101、矿体很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