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3章 欲要插手科举【第三章】[2/2页]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蛤蟆吞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此之灾,可是……一人如何可耕种如此之多田地?刘驸马之言……是否过了?”刘文炳眉头微皱说着。
      卢象升、黎宏业两人相视苦笑,黎宏业叹气道:“诸位兄台或许不知,刘家寨做出了一种三刀、四刀、五刀之犁头,以牛马拖拉,一日可耕种田地数百亩,人均田地二十亩耕种自不必多虑。”
      黎宏业这么说,众人也不敢不信,心下又是一阵暗自感叹。
      “此报、此言一出,朝臣们、天下士子们就算再想反对也无可能,就算反对了,估计陛下也不会认同。”朱大典一阵摇头。
      别说他们了,就是整个天下士子们也都知道,刘大驸马与皇帝是穿一条裤子的,少有反对之语,没见这都受灾了月余,朝臣们提出了多少良策,可皇帝就是不答应,结果刘大驸马才入京一日,就成了全权督理,成了新一任的安民大使。
      就在一干人等暗自感叹时,卢象升突然整个身体倾斜向前,很是犹豫低声道:“早上天未亮是时,卢某就去了报社,得了个消息……此次安民抚民,东主欲以衮州之事,再行理事会一事,听说此时还未确定人选,听闻除了中正在野宿老外,还欲再选数十名年轻士子、官吏与之一同理事,欲以培养朝廷实干之才。”
      “还有此种之事?”方逢年心下一惊。
      众人也一阵惊愕看向卢象升,卢象升好像很怕别人听到了一般,左右看了下,发现并无他人偷听,低声说道:“不仅仅是这样,你们也知衮州之事,二十四县童生让朝廷很是不满,东主想借这场水灾,去除一些救灾不利官吏,三十名官吏、士子若表现尚可,最大的机会很可能直接成为一府、一州之知府、知州!”
      几人更是震惊莫名,卢象升嘴里的消息太令人震惊了,若想得了知府、知州,没个二三十年打熬资历,绝无可能得了如此位高之职,但他们也不敢轻易怀疑卢象升话语,发生在刘大驸马身上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还不仅仅如此,东主向陛下建议,说是……科考中了举,得了进士后,需要在各部行走增添理政治民之能,是先学而后仕治民,朝廷亦有先仕而后举之事,故而……”
      卢象升声音愈加低弱,说道:“东主言,参与理事会救民,能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学子,其德行自不必多言,若还能做出一番成绩,也就有了才干,纵文采不够,亦要增其科考之分值……”
      “不会吧?”
      黎宏业大惊,他在皇家学堂待了大半年,知道皇家学堂与大明所有学堂不同,其他学堂、书院,甚至科考,都是以甲乙丙丁……定等级名次,而皇家学堂却是以分值,远比天下学堂更为严苛,一道题多少分,错一个字、一句话语扣几分,清清楚楚,名次一目了然。
      听着卢象升话语,屋内之人也知道了黎宏业因何震惊,而他们同样震惊卢象升话语,这意味着皇帝很可能会插手科考,会按照皇家学堂分值考试规矩来科考,如此……如此……
      科考内容通常由礼部仪制清吏司举行,每三年一次大考,一旦无法中举,就意味着需要再等上三年,考题所出多是些大学士、宿儒所出,若皇帝只是改变些考题分值……
      众人微微摇头,若只是改变这一点,无论朝臣心下是如何反对也是无可奈何,而进入理事会做事,就有可能提高自己分值的机会,更甚者先上车后补票,可以提前为一府之知府,这种诱惑……
      在坐的无论是否已经在六部行走历练,还是未曾科考中举,心下都开始激烈跳动起来。
      正如卢象升所言,刘卫民确实有这个打算,也与皇帝大舅哥商议了一日,以“有才有德、有才无德、无才有德、无才无德”之言说服了大舅哥,也同意了他想要培养大明有才有德,还能低头正儿八经做事之官吏。
      当他在朝堂上请奏“理事会”的事情后,不仅魏忠贤不满了,就是一干大臣们也吼叫着反对,唯恐他再扔出什么“童生为县令”之事来,刘大驸马却一再保证,此次招募理事会数十名年轻官吏、学子,至少也是举人、进士,更是趁机向皇帝大舅哥提出“分值”制科考录取人才,并且建议将历练士子优秀者增加科举分值,以嘉奖护国爱民文人士子。
      一干大臣骤然听了他要碰触科举,想也未想,全都脸红脖子粗竭力反对。
      刘卫民大怒,不仅公然撸袖与朝臣们对怼,争吵几日无果,他更是亲自执笔,书写今之科举不公正之文。
      “陛下,臣昨夜书又为报社撰写了一篇文章,叫今之科举不公正一文,待臣与陛下读上一读。”
      “咳咳!臣之文笔颇差,陛下与诸位同僚听了,可莫要笑话。”
      刘卫民捂嘴重重咳嗽两声,一干对怼大臣一听文章标题,心下不由一紧。

第323章 欲要插手科举【第三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