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2章 挥起小锄头挖墙角[2/2页]

回眸1991 葡萄无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网景公司的股份分红大家可都拿了,原来也有人偶尔提及,是不是应该上交这部分收入?
      得到的是沉默,一片沉默。
      从这个角度看,公司雇员身份是实锤了,面对公司老板,这个老师的架子怎么也端不起来。
      所以,孙忠秀教授含糊的说了句嫂子。
      从股份分红金额来看,孙忠秀教授和钱福教授两个人都是科研攻关组长,每人拿了30多万美金,其他人也都有3万到5万美金不等的意外之财,而且都继续持有网景公司的股份。
      这么多钱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按照金陵大学的工资,恐怕一辈子也拿不到这么多,这让很多人的心里起了异样。
      金钱就是魔鬼呀,悄无声息的腐蚀心灵。
      “小城,红帽公司大力招聘高水平研究人员,有没有想过,在国内招收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到研究队伍中。”
      钱福教授沉吟了下,终于把心里话问出来,他的话引起所有人的注意,目光默默地投射过来,带着一丝热切的渴望。
      作为短期研修学者,米国签证的时间是半年,到了二月份大家都得回国,换下一批交流学者前来研修。
      王耀城说;
      “钱教授,我当然愿意招聘国内的高水平学者,加入到红帽公司研究队伍中来,与国际一流的先进水平接轨,提高国内相关计算机专业水平。
      现在有两个问题困扰着红帽公司。
      其一,米国长期签证很麻烦,每一次赴米都要单独签证。
      而且必须以学术交流,研修的名义,而不能以工作的名义签证。
      如果一旦违反规定,上了黑名单,就有可能导致以后的签证很难通过这种后果。
      相应的,可能导致红帽公司违反米国相关劳工法律,后果严重。
      其二,教授们都是金陵大学的人,红帽公司如果挖学校的墙角,可以想见,系主任徐家福教授能把我生削活扒了。”
      听到王耀城的回答,众人难掩失望,一副落寞的神色。
      在红帽公司这段时间,所有人的科研水平都提高的飞快。
      每天接受最新的电子科技资讯,操作最先进的电脑设备,本来就功底扎实深厚的中青年学者,科研能力迅速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
      可以不夸张的说,要论科研水平,绝不比斯坦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差上半点。
      回到国内,一周也摸不上两次电脑,更是与先进的国际电子信息资讯完全脱节,无法汲取最新的养分,科研水平无形中就落后了。
      王耀城考虑了下,说;“其实,解决办法也是有。”
      “哦……说说看。”钱福教授眼睛一亮。
      “红帽公司与金陵大学筹建了一座研究所,因为人才招聘的问题,目前的进展不大,研究人员只有13人。
      主要进行的是linux操作系统完善工作,以及一些企业应用场景开发工作。
      说实话,这个研究所用处不大,所能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很有限。
      如果教授回国以后,能够加入这个实验室,必将极大地增强研究所科研实力,能够开展一些比较重要的研究项目。
      虽然研究所提供的待遇不能与米国相比,在国内也相当不错。
      基本研究人员三千元起薪,加上一些津贴补助,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教授待遇翻番。
      关键是,研究所工作人员有机会常来米国出差,可以参与联合攻关。
      在美期间,作为红帽公司在国内的研究所职员,可以享受同档次研究人员待遇。
      赴米工作签证可以由公司办理,也不违反相关规定,可以说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十多位教授和青年学者频频点头,认为这个方案很有可行之处。
      唯有孙忠秀教授提出异议;“这么做,学校那里怎么交代?”
      王耀城两手一摊,露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怆表情,说;“如果学校怪罪下来,我王耀城一力抗之,甘愿负荆请罪。”
      信你才有鬼,这小子精得很,当心被他卖了还要替他数钱。
      大家互相望了望,沉默了。
      王耀城腹诽;
      理科男就是这个不好,性格大多内向不善交际,有什么话都憋在心里面,不能够痛痛快快地宣泄出来。
      既然一头闯进了电子半导体业高科技领域,注定王耀城必须要挥起小锄头,拼命挖母校的墙角。
      谁让金陵大学微电子科技人才济济,不挖她挖谁的
      为了国家微电子科技的振兴,为了实现比肩三星的梦想,为了牛逼到爆棚的人生之路,王耀城准备厚着脸皮挖母校的墙角,多多益善。
      20世纪什么最宝贵?
      人才呀!

第142章 挥起小锄头挖墙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