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八章 回不去的年[1/2页]

华娱之一个导演的诞生 水煮豆腐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间越是临近年关,众人回家的心也就越急切。
      姜山家里母亲王莲花这两天更是隔几天就打个电话问一声‘你们学校放假通知出来没。
      今天北京电影学院的放假通知出来了,2月8日(腊月二十七)放寒假,3月9日、10日全院学生注册报到,正式上课时间为3月11日(周一)。
      中间学业忙碌过程中,姜山帮着班级出了一个系里元旦晚会的节目,这元旦一过一转眼便来到了1月底。
      回家的火车票学校也帮忙买好了,就等着到4号了。
      昨天邓朝跟姜山打来了电话,说马上就是《夏洛特烦恼》的最后一场演出了,再加上又赶放假,大家伙儿过年回家前必须要来聚一下。
      开年后邓朝他们临毕业杂事也多,按他们的说法指不定下次喝酒是啥时候呢。
      于是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本来就是一顿饭的事,没想到中间又出了岔子。
      《夏洛特烦恼》原定演出12场,最后一场开演前两天观众们首先就不乐意了。
      不是说剧不好看,而是太好看以至于演出周期太短,大家都没看够。
      甚至还有一部分话剧迷没能回来抢到票,《夏洛特烦恼》就演完了。
      现阶段北京话剧市场的固定群体有两到三万人,12场每场700人算下来,连北京话剧市场的一半观众群体都没覆盖到。
      数字当然不能这么粗暴的计算,但话剧迷们的反对声是强烈的,纷纷请求中戏延长演出场次。
      虽然比不上电影这种方便快捷的娱乐方式,但话剧在北京一直有着顽强韧性的市场。
      这亲朋好友们的一过来,大过年期间怎么能没几出好看的话剧呢?
      没话剧看算怎么回事?
      大家如此抗议也就能够理解了。
      98级的导师田有良的建议是让邓朝他们暂时先别回去了,《夏洛特烦恼》年后再多演出几场,正好也抢占一下过年期间的话剧市场。
      人家电影都能有贺岁片,为什么话剧不能没有?
      至于说具体几场还要看预售情况具体分析。
      酒桌上,姜山也向邓朝等人问道了这个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
      “当然是演了,我跟我家里人说了今年就先不回去了。”
      邓朝率先回答,其他主要演员也紧跟着他答道。
      “我也是。”
      “我也不去了。”
      中戏98级表演班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留下来,只有几位早早地便确定回家过年,突如其来的这一情况实在是有些抽不开身。
      邓朝举起手里的酒杯同姜山碰了一下后,开口询问道,“你呢?”
      “回。”
      姜山同他碰了下简单回了句。
      事实就是人永远‘计划赶不上变化,昨天姜山还在跟邓朝讲着自己过年要回家,第二天系里领导就找上来了。
      系里副主任王瑞也算熟人了,这一次来他来见姜山是带着目的来的。
      “年后有一个北京剧协和《中国文化报》《新剧本》联合举办的‘小剧场戏剧研讨会,系里决定让你跟文学系两位老师一块儿过去听听,你呢,主要就是听也不需要你上台去说。”
     

第六十八章 回不去的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