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不喝也不能让对方饿到,这是他们这一刻彼此给的承诺。
杨月心里很是知足,他们现在都在起跑点,并没有看出来谁在真正的领跑者,一切还要看以后,她对李强有信心,更对自己有信心。
接下来两个人都没有在提这件事,高高兴兴的拿着买的年货回家去了。
郭小美和韩江回到了家中,忍受着强烈难忍的孕吐难受不说,还要面对韩江的冷言冷语,郭小美心里委屈,还要忍着难受去贴韩江的冷屁股。
韩江听着郭小美娇娇媚媚的声音,倒是也没有之前那么生气,终究也没和郭小美一张炕上躺着,理由还很充分,说是郭小美孕期生怕是自己谁叫不老实碰到她。
郭小美知道这就是韩江的借口,自从结婚之后,韩江已经不怎么碰她了,都是她怀孕了不能碰的借口。
这哪里是因为不能碰呢!
完全是因为韩江看不上她了。
郭小美心里虽然有些憋屈,但是想到肚子里的肉和韩江已经在一起的事实,再想到杨月和李强在一起以后没有饭吃的模样,心里就特别的高兴。
看着以后怎么治杨月的?
肯定不会让杨月好过。
郭小美在心里狠狠诅咒杨月,盼着杨月过不上好日子的时候,杨月却在计划明年的生意。
在考虑生意之前,杨月先考虑到了两个实际问题,第一个就是李强和杨承文高考的事儿,高考在六月份,备考的时候他们住在盒子村不方便,因为他们还要去学校学习报道,考试的地点肯定是在镇上,而且还是好几分学校的学生穿插考试。
所以今年年初的时候,他们就应该到镇上的学校报道。
李强之前教会了杨承义,任六,赵五,小花,李娇种蘑菇,还有喝会儿和李淑帮忙,这个营生应该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从一开始,他们分钱都是按劳分配,李强那边没有能力继续种蘑菇,那这钱以后要是赚不到咋办?
地种不了,李强还要养妈,杨月觉得这对李强来说有些难,这摊子是李强一个人撑起来的,后来杨承义跟着李强种蘑菇,发展到现在需要和刘小勇订合同去秦市送蘑菇,真的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儿。
现在要李强拱手让人,李强怕是心有不甘,但是要打破原有规则,李强这边怕是还有些困难,杨月现在都在替李强发愁,不知道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他相信李强可能会把种蘑菇的事儿交给杨承义,杨承义现在把控着种蘑菇的技术不说,还有大小渠道都在他那边,饭店的人都认准了杨承义,卖蘑菇自然也都找着杨承义。
盒子镇是杨月带着杨承义开发出来的,但是秦市的渠道全都是杨承义自己凭着自己的经验开发的,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杨月觉得这事儿应该找李强谈一谈,李强那边或者现在也在想这个问题。
接下来是冬笙上学的问题,过完年冬笙要上学,但是冬笙的户籍还是个问题,这事儿八成要靠着杨远来跑,盒子镇的派出所如果没有啥进展,那就只能落户在杨家,涉及到冬笙上学的问题。
可要落户到杨家,这户口就是农村户口,不知道冬笙对农村户口的看法,这件事一样要征求本人的同意,不仅仅是冬笙,还有她爸妈那边也要问一问,多一个人多一份口粮,这事儿韩村长哪儿也要知会,有没有冬笙的地暂且不论,但是公粮和提留款还是该咋就咋地,改变不了这事儿。
这是大事,还要商量。
最后杨月才想到了自己的生意,一九八一年,她有在盒子镇开店的打算,武建国的有些想法是对的,有了店铺就是合法的,这想法在想在没毛病,杨月想要继续靠着卖服装积攒成本的话,自然是要把这个营生做大。
这事儿要自己申请,想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武建国看起来挺有能耐,但还是想着靠着他爸武老的关系,杨月大概也猜出了武老的情况,在没下放到刘鹏前,应该有一个体制内的工作,发展的也应该很好,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下放到了牛棚,他的妻子跟着他一块下放到了牛棚,把孩子留给了亲戚照顾,从牛棚回来后妻子很快病逝,亲生儿子做了走私的生意赚了钱不理解父亲……
这是一个挺长的故事,杨月大概知道这些就行了,没有必要去深挖这件事。
可即便困难,杨月也要自己完成这件事,之前卖雪糕是因为自己实在是没有能力,现在自己手里也有了钱,也认识了一些人,也不至于做事那么艰难。
&
第三百零一章 邀请武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