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说:“我也是吃现成的,等我大了我也学着包水饺,到时候我请大家吃我包的水饺。”
大家都笑着跟她说等以后一定尝一尝她包的水饺,果果笑呵呵的,圆圆的笑脸红扑扑的,看得姥姥忍不住又亲了一口。
齐泱用晒得干干的花生秧子烧火,噼噼啪啪的响声里红红的火苗欢快的大大的锅底,锅里的水没一会就烧开了,齐妈端着盖帘用手赶着水饺跳到滚开的水里,就像小时候齐泱放的那群小鹅,到了村西的那口池塘里争先恐后往里跳的样子,齐泱跟妈妈说:“妈,这些饺子真像我小时候放的小鹅。”
齐妈用柳条编的笊篱沿着锅边搅了搅锅里的水饺,说:“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放的小鹅啊?”
齐泱说:“怎么不记得啊,我还记着有一次我赶着小鹅去了南河边,河边的柳树下小草长得好,坐在上面真舒服啊,树下面的风也凉快,我倚着一棵树就睡着了等我醒了原来在河边吃草的小鹅一只也没有了,我吓得边哭边找,找出那么远,找到了,数了数一只也没有丢我心里的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现在都还记得呢。”
齐妈叹了口气说:“你小时候吃的苦也不少了,那时候滟滟他们还小,你爸上班不着家,我又得忙活地里的营生,你才那么小就让你满坡里放鹅。”声音里带着愧疚,也带着妈妈对自己孩子的心疼。
齐泱添了一把柴火,笑着说:“妈,看您说的,我那样的童年才叫童年呢,满坡的跑,满村子的钻,赶着一群小鹅,看着小鹅的脖子鼓鼓的心里也跟着鼓鼓的,我还记得你给我做了一根赶鹅的棍子,一头用一根绳子栓了个塑料袋,我拿着这么甩着,那些一起放鹅的都跟着我学,我就觉得非常的满足,这大概就是虚荣吧。”
齐妈说:“咱们村你这么大的没有放过鹅的还真不多呢,那时候赊了小鹅放一个夏天,等到收鹅的来卖了钱也是家里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吴宇峥这是进来帮着端饺子,插嘴问齐妈:“阿姨,小鹅怎么是赊的呢?”
齐妈解释道:“赊小鹅的春天用一个大筐带着小鹅来村里赊给人家,养一个夏天大了再来收回去,收的时候再把小鹅的钱给扣出来。”
齐泱说:“我还记得赊小鹅的在咱们家的门口做了个记号呢。”
齐妈说:“恩,都是记好哪几家赊的,到时候再来收呢,咱们家那几年几乎每年都赊。”
吴宇峥问:“现在还有吗?”
齐妈笑着说:“现在都是开养殖场了,哪有这么零散着养的了,再说现在家里都有钱了,还有谁家的孩子去受这累啊。”
齐泱说:“现在都是饲料喂出来的了,哪有我们小时候的鹅啊。我还记得小时候要是碰巧死了一只鹅你给我们炒着吃了就会高兴好几天呢,所以就盼着能死那么一两只的小鹅。”
齐妈笑着说:“你们倒是高兴了,我可是愁得不得了,死一只就得损失不少钱呢,咱们家的油盐酱醋的都用这个来买的。”
齐泱问吴宇峥:“我们庄户孩子的童年是这样的,你们城里孩子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呢?”
吴宇峥说:“很小的时候记不得了,就记得我跟姐姐一起跟着爸爸在河西,我爸下乡的那段日子,姐姐一大早的就得把我喊起来,有时候是她煮点面条我们俩吃,有时候去我爸单位的食堂,有时候去街上的火烧铺子买两个火烧吃,早上的时间都是跟打仗似的,我要是一拖拉我姐就得迟到呢,中午一开始是我姐接我回家吃饭,后来我爸同事家的大娘跟我爸说这样我姐有时候忙活的中午都吃不上饭,就让我中午在幼儿园吃饭,我姐带着口粮到邻居家搭伙,就盼着我爸回来了带着我们俩去街上的饭点好好的吃一顿。”
齐妈说:“你们姐弟俩都不容易,特别是你姐,才比你大几岁啊就得带着你,还得忙活着家里的事情。”
齐泱说:“就是啊,虽然咱们这么大的都是大的带着小的,可家里这些营生跟你姐似的都得自己做的还真不多呢。”
锅里的饺子滚了几滚,齐妈盖起大铁锅盖子,齐泱又添了几把柴火,吴宇峥说:“生日得吃饺子,我六岁生日的时候我姐才十岁,问了邻居水饺怎么包,自己在家捣鼓着包饺子,等到我爸回家了看到的就是我跟我姐两个人在煤油炉子前煮饺子,我到现在都忘不了我爸那时候的眼泪,那么大年纪的人了哭得眼泪一大把。”
齐妈掀开了锅盖,捞起一个用指头戳了戳,白胖胖的饺子一按一个小窝,马上小窝就没了,齐妈说:“好了,可以停火了。”齐泱听了盖好了灶口的铁盖,用笤帚扫了扫灶前的零散柴火。
第九十九章 水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