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6章 殿试金榜[1/2页]

明末圣天子 小手冰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一早,大明崇祯元年戊辰科殿试金榜在东华门外放贴。
      举子们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金榜前,有人惊喜雀跃,有人嚎啕大哭。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看到自己榜上无名,意味着几十年来的寒窗苦读都白费了,这谁能接受?
      而那些花钱买题的人心里反到好受许多,自己罪有应得,但跟这么多人一起倒霉,想想还是挺幸运的。
      刘若宰挤过人群,看着金榜上自己高高在上的名字,忍不住泪流满面。
      对着金榜深磕三个响头,使出浑身力气大喊:“皇上万岁!”
      第六次了,这是他参加的第六次科举考试,今年总算上榜了,并且还是第一名,三十年苦读总算有了结果。
      他今年33岁,六次科举耗费了他18年光阴,想当年自己15岁成为举人,骑马游街,那是何等风光。
      知县见了他都得客气三分,所有人都认为他二十岁之前就能考中进士,最差也能混个同进士出身,但他却用了十八年。
      曾经高攀他的那些官商士绅在他第三次落榜后就放弃了他,但他终于熬出头了,不枉上次科举后自己在北京住了三年。
      离他十步远的地方,管邵宁看着自己的名字,心里尽是感激,感激皇帝,但更感谢一个道士。
      他生来就身患疾病,相貌很丑,家里又穷,脑子还不好使,可以说这辈子都不会有出头之日,谁家丈母娘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他自感无望,经常到城隍祠倚柱叹息,有一天他在祠中碰见一个道士。
      那个道士见到他之后十分惊奇,把他奉为上座。
      管绍宁说:“我每天来往于喧闹的市井,没有人肯低眉看我一眼。承蒙您不嫌弃,请赐教于我。”
      道士说:“我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人对我说,明日有一布衣到城隍祠,不要以他的相貌丑而拒绝,要好好招待他。”
      管绍宁从此便住在祠中,从那以后他像突然觉醒了一样,文章越写越好,去年参加乡试,道士亲自为他打点行装,管绍宁一举中式,今年又顺利通过全国会试。
      在殿试答卷中连字少写一半这种错误都被皇上补上,又恰好被主考官看见,运气好到似乎真有神助。
      在人群末尾,宋氏兄弟正向外城走去,心情沉重的宋应鼎强颜欢笑的向弟弟宋应星道喜。
      宋应星位列三甲最后一名,这个结果连他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他自认自己发挥的并不好,有一道心学题他完全摸不着头脑,随便写了点什么上去,这都能上榜?
      而且不是三甲进士的同进士出身,而是写明入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掌织造科。
      这种好事怎么轮到自己了?
      同进士出身的人通常都是等着派官外放,从未有人像他这样最后一名能直接进入六部,尽管是地位最低的工部。
      事实上,宋应星并达到上榜的标准。
      按照正常历史发展,这次科举宋应星会像他在万历四十七年和天启初年的两次科举一样,名落孙山,从此断绝科举之念。
      再过两年通过吏部铨选的方式去江西分宜县出任教谕,一边做官,一边科研,清军入关后,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但既然朱由检注意到了他,就不会让他

第96章 殿试金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