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先前定下了归心之计。
      为了更顺利的将吐蕃纳入版图。
      前往吐蕃的官员一定要慎重选择!
      一旦前往吐蕃的官员里,出现了一名贪官污吏,那都是会对整个计划造成影响。
      经过这么多日,人选也已经初步定了下来。
      只是在负责人这块,几人却是犯了难。
      马周几人想让一名老臣过去,老臣持重,定能管理好吐蕃。
      就如辽东道,如今就被褚遂良给管理的井井有条。
      可现在朝堂之上,能有褚遂良那般能力的老臣,却是不多了。
      马周四人倒是去任何一个都行。
      但他们眼下也有各自负责的职责,不太可能离开大唐。
      要是六部尚书一级的......按照李炎的说法就是:“现在的六部尚书,是朕带过的最差一届!”
      几人为了这个负责人的人选,已经犹豫了好几天。
      李炎坐在沙发上,叹了口气道:“如果没有合适的老臣,那就启用年轻人!”
      “年轻人?陛下是指张柬之和狄仁杰?”马周立刻就明白了李炎的意思。
      在这朝堂之中,论年轻一辈,最为耀眼的无非就是这两者。
      而他们的能力,也颇受马周的认可。
      不过总管吐蕃一地,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
      吐蕃疆域辽阔,不比中原大地小上多少。
      再加上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
      管理吐蕃,绝对要比管理辽东道要难上许多。
      要总领吐蕃一地,派过去的人必须要熟知大唐现有的各项政策与律法,具备十分杰出的统筹与领导能力。
      这还仅仅只是基础......因为具备这些只能管理好吐蕃。
      要真正实施好归心之计,还需要那人因地制宜的推出新政策,高屋建瓴的去改造吐蕃。
      这一些,年轻的官员真的能够具备吗?
      上官仪便质疑道:“陛下,两人毕竟还太过年轻,恐怕难以胜任啊。”
      高季辅与于志宁也是点了点头。
      然后后者犹豫了一会儿后开口道:“陛下,若是房相能够过去,微臣觉得这是最合适的人选!”
      房相......众人一愣。
      能够被于志宁称为房相的,也唯有房玄龄了。
      李炎揉了揉额角:“房相年事已高,再加上吐蕃地势太高,有高原效应,他不合适。”
      闻言,众人都略感失望。
      房玄龄的确是前往吐蕃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李炎所言也不无道理。
      受限于身体,房玄龄也是最不可能出使吐蕃的人选。
      “就在张柬之与狄仁杰两人之间选吧。”李炎摆了摆手,不愿在继续争辩下去。
      在他看来,这两位都是未来的名臣,定然不会让自己失望。
      四人对视一眼,只好认可了这个决定。
      至于在两人中怎么选择......
      四人的意见倒很一致。
      他们没有选择相对而言年纪更大的张柬之。
      反而选择了更为年轻的狄仁杰!
      李炎好奇地问道:“为何是狄仁杰?”
      马周笑道:“怀英在益州县城的治理颇有成效,深受百姓爱戴。这一年在大理寺,更是将大理寺中案件处理得井井有条,比起张柬之,怀英更适合去吐蕃。”
      “好,那就让狄仁杰去吧。”李炎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韦小宝忽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递给了李炎一封奏折。
      李炎面露疑惑的拆开一看,脸色勃然大变。
      入眼便是奏折上的一行字:房玄龄重病!

第1100章 房玄龄重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