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5章 爹,娘提着棍子过来了[1/2页]

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唐宋风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爹,娘提着棍子过来了
      李炎听到三军粮草已经到达了益州,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益州作为和吐蕃交界之处,是最好的粮草运转点。
      当然,在上了高原后,大批量的粮草想要运上去也不容易。
      可这也不打紧,有着贸易线的存在,在高原上的补给也不算是太大的问题。
      有了这一点,大唐才真正有了进军高原的基础!
      崔敦礼犹豫了一会儿说道:“陛下,有一言臣不知当说不当说。”
      “有话就说,磨磨唧唧的和谁学的。”李炎翻了个白眼。
      他最怕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名流”不说人话。
      什么事都得拐弯抹角,又是隐晦又是暗喻。
      尤其是在遇到正事的时候。
      麻烦!影响效率!
      崔敦礼有些担忧地道:“臣也隐约能够猜到陛下的计划,可陛下有没有想过,若是吐蕃将贸易线切断,大军在高原上没了补给,那可就.......”
      身为兵部尚书,崔敦礼自然不会不明兵法。
      两军交战,截断粮草,永远是获得胜利的一个有效手段。
      一旦交战......那贸易线还能存在吗?
      李炎笑了笑:“这一点不必担心,贸易线,吐蕃断不了。”
      “陛下为何如此肯定?”崔敦礼不解地问道。
      李炎顿了顿,沉默片刻后才吐出两个字:“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连接大唐和西域诸国的贸易线。
      现在可是当之无愧的黄金大道。
      只要吐蕃赞普想断掉贸易线。
      且不说能够从贸易线上获得利益的诸国。
      单就是吐蕃境内的大小势力,就足够他喝上一壶了。
      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崔敦礼瞬间明了,可这在他看来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毕竟这可是国战,那些势力真的会因为利益出卖吐蕃?
      将粮草大事放在对手的手中,实在是不理智。
      崔敦礼想要说些什么。
      但在心里犹豫再三后,崔敦礼最终放弃了再次劝谏,拱手行了一礼道:
      “陛下,臣便先行告退。”
      “嗯,去吧。”
      李炎抬了抬眼,心中洒然一笑。
      这位兵部尚书有些不服气啊。
      不过也没有关系,毕竟有关贸易线的情报,整个朝堂真正清楚的人可没有多少。
      留在殿里翻看了一下这几日的奏折,李炎便走出了甘露殿。
      正想着回立政殿,想到肚子渐渐变大的老婆们。
      他嘴角顿时勾勒出一抹笑容,转身走去了御膳房。
      准备去亲自做些好吃的,带去给她们。
      .......
      数日后。
      长安街道里,依旧是那熟悉的童声。
      “卖报卖报,大唐月报第三期来咯~”
      “当朝右仆射上官某,酒楼听曲儿,调戏女子......”
      “三大军区整军完毕,即将开拔吐蕃......”
      上官府。
      上官仪拿着刚刚买回来的月报,眼皮忍不住跳动了一下。
      哪怕是心中早有了预料,但真正看到报纸,心中还是升起一股子怒气啊。
      这骆宾王和卢照邻,以后大家都是同僚。
      何至于此啊?
    

第1045章 爹,娘提着棍子过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