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唐。
      若是不愿意接受,那便取缔吧。
      这是一个很轻易的选择。
      许久之后,玄奘法师长呼了一口气道:“贫僧以为殿下之意极有道理。”
      李炎脸上也绽放出笑容:“如此,那自然最好。”
      这一刻,李炎与玄奘达成了共识。
      数日后,长安朱雀大街南端。
      一场迎接玄奘法师归来的盛大法事在这里召开。
      玄奘西去印度,回来后还携带了诸多释经与神像,之前由于释教危在旦夕,他并未带入长安。
      取得了李炎的支持后,这些释门宝物也终于从远方运了回来。
      其中释经520夹、共657部,150粒如来肉舍利以及7躯金、银或刻檀佛像尽皆陈列在这朱雀大街,供官吏士人瞻仰。
      玄奘大师暂居弘福寺,待大慈恩寺建好后,便转存于寺中。
      浮波守道禅师等一众高僧也从监察院中释放了出来,参与了此次大会,当他们见到哪些释经后,如获至宝,恨不能日夜研读。
      而那150粒如来肉身舍利,更是让他跪地而拜。
      大会开始后,锣鼓喧天,盛况空前,右武侯大将军、长安县令等官员亲自主持大会。
      长安百姓可自由观礼,不设限制,更是导致人来人往,不得不动用京师治安衙司维持秩序,不许参观者随便烧香散花。
      但朝堂之上真正的大员,皇室中人,却无一人到场。
      释教虽未取缔,但想再现水陆大会皇帝与文武百官齐至之景,却是再难重现。
      法事结束后,有太监手持玉旨,来到朱雀大街。
      “玄奘法师何在?还不上前接旨?”太监嗓音尖锐。
      玄奘法师连忙上前行礼,就听太监诵读旨意,却是陛下封他为文散官,大慈恩寺主持,负责释经的翻译同时管理释教。
      接过圣旨后,玄奘法师的神情复杂,在先前太子殿下并没有与他说起此事。
      此刻成了五品文散官,这释教倒是完全掌控在大唐的手中了。
      这位太子殿下的手腕,实在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啊,玄奘法师心中一道长叹。
      如今他除了接旨以外,早已没了其他的选择。
      李炎再一次与玄奘法师相见,是在化生寺的原址前。
      如今的化生寺,早已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原本的围墙被推翻,寺院的范围被扩大了许多,最终的占地五十余亩。
      除了化生寺原本的经院,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之外,还计划增建大雁塔、三藏院、翻经院、寮房等。
      其工程量之大,自大唐开国以来都是名列前茅的。
      “殿下,这就是未来的释教圣地,大慈恩寺吗?”玄奘看着大慈恩寺的雏形,眼中流露出一丝期待。
      李炎点了点头道:“没错,这就是未来释教的圣地。”
      李炎没有说的是,这里也将是释教从国内传出后,作为文化入侵的武器,将来万国来朝之地!
      这也是他心中的愿望!

第524章 玄奘法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