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三章 农事(求月票)[1/2页]

人道永昌 小楼听风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淅淅沥沥的小雨,粉碎寂静的夜幕。
      陈胜与鲁菽站在草棚里,仰望着棚外的雨幕……
      陈胜问道:“这场雨,能支撑多久?”
      鲁菽想也不想的答道:“小半个月吧……”
      陈胜无奈的微微摇头:“小半个月可解决不了朝廷的大军,不过我会尽力抽身回来行雨……这些时日的干旱少雨,对今岁产粮的影响大不大?”
      鲁菽思索着说:“影响肯定多少是有的,不过后边这三个月,才是禾苗生长的关键时期,只要后边这三个月内的雨水能跟得上,应当能够弥补这月余的不良影响。”
      陈胜轻轻的“嗯”了一声,转而问道:“堆肥的效用如何?”
      鲁菽想了想,答道:“有很大成效,但详细如何,还得等到秋收之时才能肯定,您应当知道,庄稼涨势好坏,并不能直接决定结穗多少,有些庄稼明明涨势极好,可就是不结穗,亦或者穗子结的稀稀拉拉的,反倒还不如那些看似涨势不怎么好的庄稼……”
      所谓堆肥,就是将人畜粪便与作物茎秆、杂草、河泥、草木灰等等天然肥料混合,囤积于水坑之中,通过高温发酵、降解成更容易被作物吸收的优良肥料。
      那玩意制作并不麻烦,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简单,就是埋汰得紧。
      陈胜前世在老家见过,许多舍不得花钱买肥料的老家亲戚,都用堆肥代替肥料大头,搭配少许购买的肥料,就能达到和其他全部使用购买的肥料进行施肥的庄稼产量相差无几的产量。
      这也是陈胜能够想到、能够制作出的最有效用的肥料了。
      其他的氮肥、尿素肥等等,他虽然知道有这些东西,但既不知道制作方法,当前的工业水平也无法大规模的生产。
      粮食单产量低,并不是某一个原因造成的。
      而很多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产生的结果。
      最大的原因,当然是粮种的原因。
      这个问题,鲁菽已经在带着自己的弟子门人一起研究陈胜所说的“杂交水稻”。
      但这并不是一个一年两年就能立竿见影的简单活计。
      而是一项需要一代人,甚至于是数代人的不懈奋斗,才有望取得大进展的大工程!
      陈胜压根就没指望着,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亩产千斤的优良粮种出现。
      但这种事,总得有人去做……
      即便是他无法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抛开粮种的问题之外。
      耕种方式与肥料,也是制约粮食产量的两个重大因素。
      这两个问题,是陈胜能够提供一些解决办法的。
      比如由郡衙发放铁质的农具,取代木质农具。
      比如有郡衙提供一定数量的耕牛,加深耕田深度。
      再比如全面推行堆肥施肥,取代当下流行的休耕制……
      这些办法,虽然依然无法从本质上解决当下粮产底下的问题。
      但也能大幅度的提高粮食亩产量。
      哪怕只是令原本的亩产一石,翻个跟斗变成两石呢?
      三千顷粮田,也能多产出三十万石

第二百五十三章 农事(求月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