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都在为了涡河畔大捷而喜不自胜、弹冠相庆之时。
陈胜还算冷静。
他很清楚,眼前的胜利,就像是牌桌上的开门红。
先赢的是纸,后赢的是才是钱……
而且与拥兵十五万的屠睢相比。
他的本儿太小了。
他赢屠睢十次,屠睢或许也还只是伤筋动骨。
而屠睢只要赢他一次,他或许就倾家荡产了!
是以在涡河之战结束后,他带着麾下偃旗息鼓、遁入山林。。
一面抓紧时间继续练兵。
一面不断向南方放出大量探马, 掌握屠睢军的动向。
据他自己的估算。
屠睢两吃两败之后,只可能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固守蒙县不出,夯实后勤补给线,等待青徐黄巾军打开兖州的突破口后,再行挥师北上。
第二种,尽起大军, 北上强攻陈郡,报仇雪恨。
总之是不可能再分兵来给他送菜!
综合太平道当前的形式, 以及他麾下的兵力。
陈胜更倾向于后者。
虽然明显第一种对屠睢军更为有利。
但战争就是这样,战术服务于战略,不以局部利弊为转移。
基于这个判断。
陈胜一面加紧了与蒙恬之间的联系,在联手破屠睢军的基础上,商定了种种前后夹击的详尽战术。
一面将涡河之战俘虏的万余降卒整编成民夫军,从陈县调来大批的煤炭、冬衣,做好与屠睢军打持久战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涡河之战中,陈胜从那五万屠睢军前军之手,缴获了足够五万大军食用半月的粮草, 粮秣压力大减。
……
十一月十三。
兖州迎来了今岁的第一场大雪。
鹅毛大雪连下了一天一夜。
山河封冻, 万里银装。
北上的屠睢军, 尚未抵达谯县以南百十里外的城父县, 便被大雪围困于马道之上,无力再行。
陈胜收到探马回报, 即刻传讯蒙恬。
而在屠睢提军北上之时,便已运动至山桑县的蒙恬,在收到陈胜的传讯之后, 即刻领兵突袭蒙城,只用了短短一个时辰,便顺利的收复蒙城,就此切断屠睢军的粮道。
屠睢军得知粮道断绝,方寸大乱,即刻回军蒙城,企图以重兵攻打蒙恬,夺回蒙城,续上粮道。
陈胜收到探马回报,当机立断,全军南下,追击屠睢军。
在一万战兵搭配一万民夫的奢侈运输力下,陈胜军耗时两日,终于追上了在起来简单,但事实上非常的复杂。
战场之上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各供他去思考、揣摩,往往扫视一眼,他的就能凭感觉得出一道命令。
而得出这道命令的背后,却往往是综合敌我双方的时期、敌我双方的人员运动方向,乃至于天气、地势、时间等等因素,得出的一个最佳结论!
这考验的,不单单只是经验,还包括一个人的脑力!
越来越强悍的士卒,配合越来越高明的指挥,将陈胜的军队变成了一只的凶猛而敏捷的猎豹。
而屠睢军的人数虽然多,但行动迟缓、指挥僵化,就如同一头就将就木的水牛……
在陈胜军衔尾追杀屠睢军的过程中。
他也不是遇到过没有那种可以凌空招来雷霆、巨石的黄巾道士。
但那些黄巾道士极为惜命,不到陈胜军被屠睢军围住之时,他们都不会出手。
起初就有一名黄巾道士,在陈胜军在屠睢军后军大营之中来回冲杀之时,腾空施法,结果被几名陈胜军的将士射出的标枪戳破护盾,吓得屁滚尿流……
不过即便是这样,陈胜领兵突袭时还是会带上范增随行,严阵以待。
……
短短五日里。
陈胜指挥兵马突袭了屠睢军二十余次。
论战果,其实并不算太大。
二十余次也不过才斩杀了屠睢军不到两万人,自身还付出了伤亡两千多人的代价。
比起双锁山伏击战一战杀敌四万、俘虏一万的大捷,差得简直不以道理计。
但这种十余万人被万余人追着砍、追着持续放血的憋屈感,恐慌感,对屠睢军士气的打击,却远不是拓县伏击战、双锁山伏击战所能比拟的!
而且雪地行军本就艰难,还被陈胜这万余吊靴鬼纠缠着,不要脸不要命的死缠烂打,屠睢军行军速度更是慢如龟速!
原本两三日就能抵达的蒙城。
而今走了整整五日,距蒙城还有四五十里!
再加上军中每日下发的粮食越来越少……
十万人马雄赳赳气昂昂北上的屠睢军,愣是被陈胜这一套无赖的游击战术,一步步推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
可屠睢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他原计划是一举攻破陈郡,以战养战,再分兵入梁郡,接引徐州任嚣军,如此便将兖州、徐州、扬州三州连成一片,大事成矣!
他哪里能计算到,极少降雪的兖州,今岁的降雪竟然会大到封道的程度?
大雪封道,严重的减缓了他的行军速度。
无法赶在所携粮草耗尽之前击破陈郡,粮道就是他麾下这十万大军的生命线!
可他又哪里能料到,那蒙恬竟不来阻他入
第一百六十五章 衔尾追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