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坊?”
在听到张昭娣的提议之后,三人脸上都露出疑惑的神情。不过这种反应在张昭娣的眼中,也算是十分正常的。
毕竟在经历了公社的管理之后,个体户对于张右军这一辈子的人来说,难免还是有些不习惯。不过如果她的记忆没错的话,八零年代初,个体经济会渐渐兴起。
所以做生意,办工厂的事情在张昭娣的眼中,是真的没有什么好觉得稀奇的。不过既然自己的父母觉得奇怪,张昭娣也决定耐着性子的把事情给解释一番。
“对,办工坊。要是以后我们的订单变多的话,那我们还可以办工厂。我们家的东西,一定可以做出口碑的。”
即使张昭娣的预期十分的坚定,不过这决定在张右军几人看来,还是有些孩子气的话。这办工坊,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何况他们现在不过就是开了个小店,这办工坊的事情听起来本身就带着几分的不切实际。
但张昭娣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了,是肯定会把事情给自己父母给解释清楚的。
“爸妈,现在外出打工的人,也渐渐变多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时间在家里面自己做吃的。不然,我们早餐店的生意怎么会做起来呢?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不是吗?既然我们都可以供应给像梁姨这样子的食堂,那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供给普通的人家不是吗?我们东西货真价值,价格也实惠,这难道不就是很大的吸引力吗?”
张昭娣这么一通说,让张右军听了之后,顿时就觉得有几分道理。不过对于工坊的事情,还是对自家女儿说道。
“昭娣,你的想法爸清楚。但我们现在给食堂提供而已,真的把工坊给办起来的话,那会不会显得有些小题大做。这八百个馒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要不,这事情我们以后再考虑。”
毕竟是老实本分的人,张右军到底还是把这事情给想得太困难了。所以才会在张昭娣提出这想法的时候,虽然是赞同,但却觉得小题大做。
张昭娣清楚现在大部分人的想法,是比较保守的。所以,就继续对张右军解释道。
“爸,这并不是小题大做,我们不过就是提前把以后的事情做了而已。我们把馒头供给梁姨,她就帮我们的馒头给推销了出去。不久之后,我们就是把馒头,同时供给十个食堂,这以后的名声只会越做越旷阔的。”
听了自家女儿的话,陈素芹跟王柳丫就在旁边点头。她们虽然说不上张昭娣这话是哪里对,但听着就觉得十分有道理。
“而且,我们现在先把工坊给办了的话,那我们做的就是头一份。等以后被别人给发现了这个商机的话,那我们再去做,是不是就已经晚了呢?这事情,我们得往以后想。现在办工厂的人也不是没有,不都说不少人去南方打工吗?所以我们办工坊,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就在张昭娣说服自己父母的时候,大家好
第125章 小工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