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5回:秦惠王薨逝[2/2页]

江湖英侠 随着梦想奔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商於,为秦统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公元前三百一十一年,嬴驷去世,时年四十六岁,谥号为“惠文”,葬于公陵。
      …
      …
      嬴驷做太子时,年少轻狂,不把新法放在眼里,被甘成饶进圈套之中。
      当时,以甘龙为首的老世族,反对新法,法令行不通。
      就在这个节骨眼下,赢驷怒杀纳粮族长,也就是白起的父亲。
      “法令行不通,在于宫室贵族的干扰。国君果真要实行法治,就要先从太子开始。太子不能受墨刑,就用墨刑处罚他的师傅。”商鞅对秦孝公说。
      赢驷当时的师父,就是秦孝公的大哥,秦国的长公子:赢虔。
      在古时候,皇亲国戚,无人可挡,就算触犯法律,也得睁只眼、闭只眼。
      商鞅没有那么做,直接把赢虔的鼻子割了。
      公孙贾脸上刺字,流放陇西大山。
      要是放在大宋时期,脸上刺字,就跟喝凉水差不多,水泊梁山,哪个脸上没有记号。
      公孙贾想不开,刺杀商鞅未果,最后、被子岸砍啦。
      秦孝公没有阻止,赢虔处以翼刑,公孙贾流放陇西。
      从此,法令便畅行无阻,秦国越治越好。
      但是,商鞅却得罪了太子,为自己留下杀身之祸。
      公元前,三百三十八年,在位二十四年的秦孝公去世,太子驷登基,一想起当年受罚之事,他就很不高兴。
      这时,商鞅威望极高,再加上商君之法,家喻户晓。
      秦惠文王害怕商鞅图谋不轨,就在赢驷发愁之际,公子虔等人上书,告发商君谋反。
      于是,秦惠文王便派人抓捕商鞅。
      …
      …
      车裂商鞅以后,嬴驷巩固了权力,,继承孝公遗志,东进攻魏。
      秦惠王八年(前330年),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
      魏国不敌,割河西只地予秦。
      秦惠王九年(前329年),秦军再次攻打魏国,取河东的汾阳、皮氏、焦城、曲沃。
      次年,秦军乘胜攻魏,取魏国的蒲阳(今山西隰县)。
      魏国,在秦军数次的强大攻势之下,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吧上郡十五县,割给秦国。
      从此,秦国把魏国的黄河以西之地,全部吞并。
      魏惠王被迫,迁都大梁,从此、一蹶不振。
      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24年),赢驷效仿山东六国的做法,自称为王,改年号更元。
      更元八年(前317年),灭蜀败楚,震惊山东五国。
      魏、赵、韩、燕、楚五国,再次合纵攻秦。
      秦惠文王发兵,在修鱼攻破魏、赵、韩三国联军,斩首八万。
      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
      但西方的义渠,又发兵袭破秦军于李帛。
      在东西夹攻之下,秦惠王及时改变战略,于更元十年(前315年),用司马错之策,进攻蜀国。
      再荆焰等人的协助之下,司马错大破蜀军于葭萌关,攻占蜀国。
      更元十三年(前312年),赢驷遣张仪自秦赴楚,阴行反间,诱使楚国绝齐。
      然后,又设计激怒楚怀王,诱使楚国冒险出兵攻秦,使秦军在丹阳,大败楚军,得楚地汉中。
      此战,解除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国、蜀国的威胁。
      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这样以来,秦惠王把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
      从此,秦国对山东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秦惠文王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扩大了疆域;而且,针对犀首并相六国,发动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的形势,采用张仪的连横之策,实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
      打退六国的进攻,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为嬴政扫灭六国,创下有利条件。

第125回:秦惠王薨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