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容千玉叹了一口气:“这些事急不得。”步子迈得太大,容易翻车。
“本宫推行的这些政策,表面上看着是政通人和,顺遂平稳,但实际上早已暗潮汹涌,云谲波诡——我们远在临南城,远在朝堂中央,根本不知道这些政策推行到具体的州县,具体的村落中,会产生多大的变化……”
容千玉拍了拍孙书雅的肩膀:“冗官之事不急。”
“现在要担心的是这些与世家大族、权臣重将争利的新政策,会激起这些世家大族、权臣重将巨大的反弹——若压制住了,政局平稳,百姓富足;若压制不住……”
她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孙书雅却听懂了。
若压制不住,这些被夺走利益的世家大族和权臣重将就会联手,把长公主的统治推翻。若长公主没了权势,她推行的这些新政自然就成了一纸空文。
“是书雅短视了。”
孙书雅察觉到自己的激进,心中对有大局观的长公主更加钦佩了几分。
容千玉只是比孙书雅多看了几本历史书。
东庆国的冗兵、冗官等诸多弊端,像极了历史上的宋朝。
宋朝推行改革的欧阳修和王安石,皆是世间顶尖的大聪明人,但他们的革新变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必须以史为鉴,容千玉每走一步,都告诫自己,切记不可因小失大,不可贪功冒进。
现在她靠着乌目镇的大窑炉,源源不断地赚进银两。
今年自然灾害少,各地良田多丰收,小皇帝未开后宫,皇室花费极少,国库尚有盈余,暂时还能养得起庞大的官僚机构。
没必要那么着急地激怒这群只拿饷不干活的既得利益官僚团体。
这群人像水蛭般趴在东庆国的命脉上吸食血液多年,挥刀砍断的时候,必然会激起他们最疯狂的反噬——嘉盛一事还未平定,她不想临南城内部再起动乱。
“汤成显就不要用了。”
你就把他当个吉祥物摆设就行了。
“他虽有才学本事,却没有为民之心。”他跟咱们不是一伙儿的。
孙书雅点了点头:“是,殿下。”
容千玉想了想:“若你真得缺人用,就瞧瞧临南城里有什么值得信赖的人,让她们通过春闱官考,进入朝堂。”
孙书雅一惊。
“只有堂堂正正地靠自己的本事通过春闱官考,才不会被那些名流儒士诋毁轻视。”
“若连春闱官考都通不过,那也不过是晃晃悠悠半桶水,不堪大用!”
长公主位高权重,摄政朝堂,确实可以轻轻松松地把自己人提拔上来。但这人被提上来之后,不能服众,不能御下,反而会成为文武百官弹劾长公主的把柄。
而这些人自知走了后门,要么心虚,要么骄纵,根本无法心平气和、抬头挺胸地干实政,做实事。
孙书雅恭声道:“多谢殿下提点!”
听到两人除夕夜了还在谈这些令人头疼的朝堂政务,苏芙蓉给她们一人塞了一个梅花糕,嘟嘴嗔道:“今天我攒的局,我最大!”
“就算是天上的神仙,也是要吃饭休息的!”
“不管发生什么,今天就四个字——吃好喝好!”
第227章 吃好喝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