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那通电话根本不可能是郭彩仙打的。】
【根据痕迹组的鉴定,郭彩仙的房间是存在第二个人的痕迹的。】
【但因为房间并没有被任何人翻动过的痕迹,加上谁能想到江小燕一个初中生竟然就有小灵通了呢?!】
【所以,一开始大家都认为这第二个人的痕迹是江小燕跑去房间打电话报案。】
【而现在看来,房间里的第二个人的痕迹并不是第二天上午回来的女儿江小燕。】
【那会是谁呢?】
【歹徒吗?】
【早在郭彩仙回来之前,歹徒就已经在其房间恭候多时了?!】
【似乎也不是这样的,郭彩仙回来后是在房间换过衣服后,才出院子遇害的。】
【再者,歹徒埋伏在其房间等着作案前,也不可能打电话啊?!难不成是歹徒等得太无聊了?!】
【显然,这是说不通的。】
【而且,痕迹组可以确定,歹徒就是躲在厨房旁边的柴堆旁被发现的。】
【那难道是这样一种可能:】
【歹徒一开始在打电话,听到屋子的主人回来了,想开溜,结果因为打电话打得太入神,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就躲在房间的某个角落。】
【然后,趁郭彩仙换衣服的空挡,歹徒准备开溜,结果被郭彩仙发现了,郭彩仙后脚追出去,追到厨房柴边,两人发生冲突。】
【可这依然是经不起推敲的,第一,如果是这种情况,歹徒应该向外跑,门口,或者是围墙边的鸡窝。】
【绝不会向厨房跑,因为厨房并不挨着围墙,厨房挨着屋子主体,歹徒即便是爬上柴堆,也只能爬上厨房房顶,并不能逃离大院。】
【第二,按照这种推论,歹徒跑到被害者房间,就是为了打一通电话?被发现了就跑,跑不掉才将郭彩仙杀人灭口?】
【那他的杀人动机,难不成就是偷打电话?】
【因为这通案发现场的电话,使得整个案件突然就蒙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让整个探案组是百思不得其解。】
【说一千道一百都没用,探案组决定第二天再次前往电讯公司,好好查查这通电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天,探员带着盖章文件前往通讯公司,工作人员这才上报,开通查询权限,遗憾的是,并没有查出任何目标人物。】
【因为这通电话并不是特定打给某一个人的,而是参加的一款叫“夜语心声”的聊天节目。】
【这是电讯公司特别推出的陌生人聊天节目,每台电话只要花十块钱包月,就能拨打“168”短号,直接进入该聊天节目。】
【相当于进入聊天广场,然后进行随机匹配聊天对象,该节目并不登记任何人的个人信息,甚至他们也不知道,谁跟谁通过电话。】
【不过,双方要是聊得来的话,可以相互记下对方的电话号码,便于后期继续深聊。】
【这又相当于一个相亲节目。】
【但不管这种节目披上多华丽的外衣,都不能掩盖,其不过是在为一些不安分的男女提供喧嚣空间。】
【之后,探方又让电讯公司调取了其他通讯记录,全国各地的都有,即便是怀疑作案的来自通讯记录里,也并不能通过这条线索揪出凶手。】
【不过,这项追查并非毫无价值,相反意义很大。】
【由此,探方判定出,死者郭彩仙
第127章 还想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