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明王,清军的船只向北划走。”忽然,拿着红外线热像仪望远镜的许三多报告。
      按道理。
      既然水师兵马不安营扎寨,那肯定是要离开的。
      沈?@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一营八旗水师,显然是不可能回去。
      由北的话,这条河水不深,也不可能有水师营驻军。
      而到秦淮河,距离太远,明天再赶往溧水城,显然不现实。
      突然,听到城外传出奔跑的马蹄声。
      “驿站!”沈?@脑海中浮现这个词。
      乾隆年间,全国大概有2000多个驿站。平均20到30里就有一个。
      显然,这群八旗水师营,是到前面的水道驿站休息。
      既然是这样,今晚就将这根钉子拔出。
      城门打开。
      高大壮、何璐带出去赶马的人,已经回来。
      田果,曲比阿卓紧跟在众人身后。
      “明王,我军收缴战利品的队伍回来了。”
      “开城门。”
      沈?@看着七八十匹战马依次入城。
      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一人两骑的骑兵排有了。接下来,训练些日子,放出去。
      满清官兵的动向,就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到时候,战局就不会这样被动。甚至在某些时候,这些侦查骑兵可以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因素。
      “许三多,成才。”
      “到!”
      “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是!”
      “你们从北门出去,密切注意沿途,一旦发现八旗水师营位置,立刻汇报并监视动向。”
      “是!明王。”
      等俩人离开。
      沈?@为了精准的掌握时间,花了58分选了一款性价比高的军用手表。
      “各小队,所有成员对时!”
      “19点58分49秒。”
      “同上。”
      “同上。”
      “时间一致。”
      “一致。”
      对完时间。
      沈?@巡视六个城门,问询一番没有异常。
      来到北门。
      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
      “明王,沈伯到军营找你。”
      “什么事?”
      “说是给你送样东西。”
      “让人送沈伯来北门。”
      “是。”
      “对了,士兵们到齐没有?”
      “基本来齐。”袁朗答道。
      沈?@坐在椅子上,忽然狂风大作。
      这一刻,仿佛连风都感受到,不久后即将开始的血腥杀戮。
      溧水县城北。
      破旧狭窄,散发着霉味的土墙茅草房内。
      豆大的煤油灯,在随时都要散架的桌上,努力燃烧着。
      两个剃发的青年,跪在一对双手满是老茧的夫妇面前。
      “爹,娘你就让我们去吧。跟着明王每月有二两饷银,要是这条活路断了,咱们一家都得饿死。”
      “大哥说得不错,自从懂事来,我就没有过一顿饱饭。这狗入的满清,已是不让人活了啊!”
      “看你们兄弟俩要是一起去了有个三长两短,我和你爹怎么过?”
      还没到四十,已是头发花白的妇人,坐在墙角的破床上,留着泪说道。
      她身旁的男子,低着头十指交叉,一言不发。
      “就算战死,明王也承诺给一百两安家费,还会替士兵父母养老送终。”
      “是啊!爹娘,人都活不下去了,你们还怕啥啊。”
      “爹娘,明王极重军规,等下要是迟到,怕是这一家人都没活路了。”
      说完两兄弟忍不住哭了起来。
      半晌后。
      坐在床头。虽才中年,但已如迟暮老者的男子开了口。
      “去吧,不过去之前把米缸里剩下的那几把米,熬煮成粥,吃了也有力气。”
      “爹,军营有饭食里面还有肉。你和娘留着吃吧。”
      “走吧!”男子无奈的挥挥手,由于勾着头,几人都没看见他的眼泪已然夺眶而出。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兄弟俩向二老重重的磕了个响头,起身跑出屋外。
      这一幕,在城北不少人家上演着。

第二十章 安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