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的政策的改变下,关中经济发生的极大的改变,以城为中心的商业经济圈,开始逐步形成,整个关中的商业氛围,十分的好。
在减去各种税,只保留交易税后,商人商户十分的喜欢。
税率明确,收税透明,虽然商税比以前更重,但是在关中如此平稳的环境中,他们赚得更多。
村落中,渐渐形成了小农经济。家中有壮丁的壮丁参军,要么战死,要么获得军功,就可以赏赐田地和财物,家中没有壮丁的就种田,养殖鸡鸭牛羊等,然后等着军队过来收购。
还有部分百姓,家中贫穷,连鸡鸭都养不起的。
尽管刘璋非常的努力,但是治理百姓的是千千万万的官员,这些官员六成是世家豪族,三成良家子弟,一成是寒门子弟。
世家,那是以文化传承百年以上的家族。这种家族,可能家族人数不多,但是却掌握着文化传承。
豪族,是指家族人数众多,或者掌握大量的土地财富的家族。这种家族,可能在州郡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是在县、村中,却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尤其是在村落中,他们的话,甚至比县长的话还管用。
士族,是指那些家中有人世代有人为官,或者隔代为官的家族。这种家族,在中央,或者地方上都有些许关系。
良家,指的是那些家世清白,家中小有钱财的家庭。他们人数可能不会太多,但是资产中等。
寒门,指的是落魄的贵族,家道衰落的世家。这类子弟,可能断了传承,也有可能是没钱读书。
在这个年代,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普通百姓能当官的情况,如果有,那就是遇到贵人了。
知识的垄断,可不是说着玩的。
没有文化传承,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文官,武将那就更不可能了。
想要练好武艺,最重要的就是熬打身体,没有足够的家底,吃不饱穿不暖的,没有身体底子,何谈练武。
然而,良家和寒门出身的官员,或许会真心效忠刘璋,但是那些世家豪族出身的,他们效忠刘璋不假,但是也都怀有私心。
尽管刘璋做了这么多的努力,尽管关中没有太大的世家豪族,可是刘璋麾下的官员,还是以世家豪族为主。
世家豪族,经过东汉两百年的发展,已经到了顶峰时期。
从他们可以资助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来和灵帝争权夺利,就能够看出世家豪族有多厉害。
也正是因为他们停止资助张角,黄巾起义才会惨败。
因为资助张角,他们付出了太多,但是他们得到的更多。
在镇压了黄巾起义之后,各地太守变成了诸侯,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势,朝廷也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
看看那些州牧、刺史。太守,哪一个是寒门出生的,一个都没有。
这就是世家豪族最大的胜利,他们通过资助黄巾起义,从汉室分到了权利。
但是,这也是世家豪族的高光时刻,因为之后世家豪族就失去了以往的荣耀,他们一部分转变成了门阀,一部分彻底消失了。
刘璋知道,这是历史潮流,他不能改变大势,但却能改变小势。
因为他已经开始做着和曹操一样的事情,那就是暗中扶持良家和寒门子弟出身的官员。
第87章 关中近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