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刚要入城,忽然想到宛城曹操故事,他命张任、赵韪在城外扎营,又命心腹将领接管安邑城防,自己则带着徐来和阎行等人进入城内。
战报传至后方,猗氏大军和蒲板大军陆续赶来安邑。
那从解县逃出的西凉兵,被张杰和甘宁二人追上,杀得大败,逃的逃,降的降。
徐荣三万大军,战死一万,余者陆续投降。
在徐荣的命令下,河东郡其余诸县,也全部投降。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璋就攻下了河东郡。
如此大郡,还有徐荣这样的名将守卫,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是很快的了。
不过徐荣虽然很厉害,可是他的部下却不行,而且他虽然控制河东郡,但是时间不长,各县官员百姓因为害怕他,才听从他。
如今刘璋来了,大家当然愿意换一个主公。
出动八万大军,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刘璋就消耗了103200石粮草,这还是河东郡地势大多平坦,便于运输粮草。
若是在山地,一个月的时间,就不止消耗这么点粮草了。
蒲板县城内,还囤积了几十万石的粮草,而在关中,民夫依然每日不停的将粮草从腹地运往临晋,然后从临晋用船运到蒲板津,在从蒲板津运到蒲板县城。
夺取安邑后,徐荣主动的交出了河东郡的户籍等文书。
刘璋查阅之后,发现河东郡居然还有存粮258000石的粮草,一个郡居然有这么多的粮草,虽然说是刚刚秋收,可以收到粮税。
但是有这么多的粮草,也是令刘璋吃惊。
河东郡地处中原腹地,少受战乱之苦,因此郡内世家大族也是很多的。
虽然目前还没有人跳出来,那是因为他们还摸不清楚刘璋的脾气,不过刘璋是汉室宗亲,先天就和世家大族对立,迟早要出事情的。
258000石粮食,是什么概念呢。
如果徐荣三万人出征作战,可以食用200天;如果不出征作战,可以使用300天。
这才仅仅是粮税,再加上其余税收,徐荣能够以河东郡一郡,养三万兵真是错错有余啊。
徐荣投降后,刘璋依然继续让其领兵,他的直属部下,给他补齐了一万人,至于其余的军队,就被刘璋给收编了。
并且,刘璋还任命徐荣为偏将军,这个职位已经是相当的高了。
在诸侯混战前期,校尉都很值钱,等到了三国建立的时候,才是校尉多如狗,将军满地走的地步。
刘璋本次出征的目的,是并州。在攻下河东郡后,他又短暂的停留了五日,然后他又继续前进。
并州是北方大郡,地理优势,可是却被黄河分为两段,其一在黄河东边,其二在黄河西边。
其中上党、太原、雁门、定襄、云中五郡在黄河以东,上郡、朔方在黄河以西,西河郡被黄河穿插而过,五原郡大部在黄河以北。
只是并州虽然是大郡,可是人口却稀少,甚至比凉州的人口还要少。
主要原因,当然是距离南匈奴和鲜卑太近。
整个并州军,太原、上党和雁门三郡是精华所在,不仅人口多,而且平原也多。
可以说,并州和凉州一样,是兵员极佳之地,不过粮食供给严重不足,这不仅仅是因为耕地少,更多的是人少。
第84章 徐荣降河东入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