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刘璋治下最终要的一项事情来了,那便是秋收。
从今年春耕开始到秋收,整个关中三郡,都没有战事,除了一万余精锐作为常备士兵,其余一万余士兵,都被刘璋允许,返回家里参与春耕和秋收。
关中三郡的秋收,一直持续了半个月,这半个月,三郡三十八县,虽有有许多县级官员被撸掉了,但是却没有影响到秋收。
三十八县中,秋收粮食都比往年要多少许多,甚至有几个县的粮食,是往年的两倍。
秋收之后,便是征粮税。
刘璋在整顿吏治的时候,也规定了粮税的标准,粮税我十三。
百姓每收得十斤粮食,需要向官府缴纳三斤的粮税。
这个比例,可以说是非常的高,因为汉朝粮税最低的时候,没达到了三十一。
即三十斤粮食,缴纳一斤粮税。
可是如今朝廷腐败,官员盘剥,民间粮税高得不行了,因为这么高的粮税,许多百姓因为交不起,才将自己的耕地挂在世家和官员身上。
如此一来,便可逃避粮税。
百姓发现给世家大族耕作,还能活下去,自己种田,反而就不起粮税了。
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百姓,都从自耕农变成了农奴,这也是官府在籍人口越来越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刘璋如此整顿关中县级官员,得罪了不少世家大族。
在这次秋收之中,也有许多表现好的官员,这些官员大多出自世家大族。
刘璋为了缓和关系,将表现好的官员,提拔上来,担任县令、县长、县丞和县尉等县级官员。
反正关中三郡世家大族不少,军权掌握在刘璋手中,听话的就给他们官当,不听话的就弄掉他们。
也许是他们知道刘璋是汉室宗亲,而且最近夺取潼关,击杀了不少董卓军队,他们不敢明着反抗。
秋收的结果,很令刘璋满意,当然粮税更加令他满意。
去年秋收粮税,京兆尹一郡不过二十五万石。
今年京兆尹、扶风、冯翊三郡按照十三的标准,收上来的粮税,足足有六十万石。
军队中,士兵每日食用粮食是有标准的。
在刘璋这里,每日拨给士兵3斤粮食,一千士兵每日就需要3000斤粮食,也就是25石。
刘璋麾下有两万五千士兵,一日就需要粮食625石粮食,那么一年也只需要消耗228125石粮食。
如果是战时,士兵体力消耗增加,一日拨给粮食就是4.5斤,这六十万石粮食,可供十万大军征战160天。
十月末,各县粮税登记入库,秋收这件大事,才算是彻底完成了。
从188年开始,到如今190年秋,刘璋出任京兆尹太守已经有两年半了。
掌控关中三郡以及并州上郡长城以南的部分,也有一年了。
整个京兆尹,基本上听从他们的命令,其余三郡各县迫于刘璋军事力量,也听从政令。
如今的他,治下五十余万,拥兵两万五千余。
趁着秋收之后,刘璋又招募了一些士兵,并将俘虏转化为自己的士兵,他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四万人。
这四万士兵中,其中有一万五千是精锐,他们是刘璋最早招募的一批士兵。
他们经过
第56章 秋收后的想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