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解散,离开校场,但是军官们却没有立刻离开,他们站在旁边,等待刘璋交代。
“姜郡尉,诸位,咱们去帅帐中说话吧!”刘璋看着姜明和留在自己旁边的军官们,这些军官在几年没有战事,还能穿戴整齐过来,已经是不容易了。
在郡尉姜明引路下,刘璋跟随,一起来到了军中中的帅帐。
说是帅帐,其实不是一个帐篷,而是一个石砌的房子。
房子内,设备简陋,不过京兆尹的地图,和案几等是有的。
众人按照职务大小,先后落座。
“姜校尉,为我介绍一下诸将吧!”刘璋笑嘻嘻的望着姜明。
“喏!”
姜明拱手行礼,便道:“京兆尹守军三千人,配有司马三人,军侯六人,屯将三十人。其中有司马两人,军侯四人,屯将十八人,分别镇守其余九县,剩下的十五人,都在这里。”
“嗯!”刘璋点了点头,屯将已经算是底层军官,不过这是刘璋第一次来军营,他们也就都过来了拜见一下。
“这是李方李司马!”姜明指着下手一人,对着刘璋介绍。
“嗯!”姜明说完,刘璋便望向李方,记住他的相貌。
接着姜明每介绍一人,刘璋便用心记住他的相貌。
不过片刻,他便记下了十五人的相貌。
其余二十四人,便只有以后有机会再去认识。
在长安城军营的一千二百士兵,其中有两百弓箭手,三百刀盾兵,其余都是枪兵。
因为枪兵的兵器,需要的铁最少,装备一个枪兵最便宜,所以数量最多。
不过,在这七百枪兵中,已经有两百经过了身份匹配,被改造成大汉虎步枪兵。
这些人,对刘璋的忠诚度是90%,而其余一千士兵,就说不上忠诚度了。
因为,他们才是第一次见到刘璋,更不要说他们对朝廷有多少忠诚度了。
这个年代,谁将兵,兵就忠诚于谁。
在军营中,刘璋和这些将领聊了很长时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京兆尹的这三千士兵,朝廷早就不负担军饷了。他们的军饷,这几年都是由京兆尹太守府负责的。
而京兆尹的太守,早就几个月前就卸任了,也就是说这些士兵,已经被拖欠了几个月的军饷。
不是太守府没有钱粮发放军饷,而是太守不在,谁也不敢做这个主。
巡视军营,了解士兵和将领的情况后,刘璋便和郡尉姜明一起返回太守府,同行的还有一干将领。
他们回到太守府后,已经是下午晚饭的点,刘璋命令太守府仆役安排晚宴,和大家一起大吃大喝了一顿。
虽然先前不认识,但是没有什么是一顿酒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用两顿酒肉。
吃饱喝足,刘璋向他们保证,军饷一定全额补足,他们开开心心的离开了。
军饷的发放,太守府也是有记录的,刘璋第二日招来长史,查看文书记录后,方才确定下来。
他随后招来计曹,命令他将三千将士这几个月所需的军饷,立刻准备齐全,然后拨付给兵曹,让兵曹去发放拖欠的军饷。
&n
第10章 掌军第一步扩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