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刘崇等不了,今天一大早就直接让工作人员要来了数据,然后开始分析比对。
其实没什么好分析比对的,第一天的数据都会很高,第二天和第三天才是真正比对的时候。
不过,当王海东看到数据的那一刻,就已经明白,他的电影又输了。
但这一次输的心服口服,谁让自己不是投资人?
自己不是投资人,也不是自己熟悉的公司投资的,那么剧组的绝对权就不在他身上。
一旦决定权不是自己,那么,他也就左右不了电影的质量了。
刘崇拿过旁边工作人员的数据单,第一名,赫然是王海东导演的电影,我的青春时代,三千一百万位列榜首。
“王导演,不愧是大导演,第一天的数据就这么优秀。”刘崇夸奖道。
王海东急忙对刘崇打预防针:“首先,我要更正一下,刘总,你手里的这份数据是第一天的数据,第一天的数据代表不了什么。因为,我们票房这么高完全是宣传的多,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数据,才是真正重要的数据。”
因为第二天和第三天,是电影口碑发酵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影的口碑朝着好的方向发酵,第二天和第三天的票房,会直线上升,但如果没有迎来好的口碑,那么第二天和第三天的票房就是直线下降。
所以,刘崇现在看的,应该是网上关于电影的评价,而不是这窜毫无意义的数字。
但刘崇还是很开心,第一天票房第一名,最起码证明了这部电影不算太过于失败。
因为他和董事会的约定,是保证这部电影盈利,但没说盈利多少,也没说多久盈利。
只要一个月内,保证这部电影能够超过总投资的五千万,他就算成功。
而现在,第一天的票房就达到了将近三千万,那么后面的两千万岂不是手到擒来。
高兴的刘崇在看到第二名的时候,他沉默了,一张脸顿时黑了起来。
因为第二名的电影,郝然就是楚涵的,我要吃掉你的胰脏。
“为什么我们对他的宣传渠道都这么围追堵截了,他还能获得曝光,并且获得这样的成绩?”刘崇疑惑的问道。
王海东把数据表单拿过来,一看,惊讶道:“两千八百万?这真的让我没想到。”
“分析部呢?红火传媒他们用什么渠道做宣传了吗?”刘崇直接问道。
因为数据部和分析部是一起的,数据部来上班了,分析部当然也来了。
旁边立刻就有分析部的人道:“老板,红火传媒利用了名人效应在短视频平台宣传的,一线歌手就有四位,其中夏初和林霄还有王大大,他们都是红火传媒的。”
虽然夏初现在名义上还是麻雀互娱的歌手,但他们已经闹掰了,距离解约只是时间问题,楚涵是红火传媒的创始人,夏初又是人家老婆,说是红火传媒也没毛病。
“林霄王大大?提起这两个人我就生气。艺人部是吃屎的吗?为什么两个一线歌手的胚子他们没发现,便宜给了红火传媒!”
刘崇又忍不住吼了起来,最近他的脾气总是这么的坏。
第228章:关于数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