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当年受邀去张少帅府上出堂会,临时找了个搭档,结果那个搭档没见过是世面,没几句话就出事了。
      两人说《对对子》,前两个包袱没响,搭档着急了,直接往下三路的“臭活”上使劲,寿臣老一听汗都下来了,为什么?
      因为那是堂会,台下坐着的还有女眷和孩子呢。
      果不其然,台下其他观众还没反应过来,懂行的张少帅已经拿报挡住自己的脸表示不满,张寿臣赶紧改词硬拽了回来。
      演出结束,他连钱都没敢拿,拉着搭档就走了,出门臭骂了一顿以后再也不找他合作了。
      相声艺人在作艺时需要注意的禁忌。
      如,相声艺人在明地或茶社演出时都不许用手接钱,而是用笸箩,并用中指扣在笸箩上方,其他四指在笸箩下方,意思是绝不手心朝上,求人施舍。
      相声艺人经常与戏法艺人同台演出,戏法做准备时不准偷看。此外绝对禁止“捋叶子”、“刨活”等行为出现。
      活头儿窄又叫活路窄,说白了就是作为一个相声演员,会的活太少,放到明场(撂地)表演,几天就得换一个地方,上场子(茶馆)几天就翻头(活使完了从头来)。
      早年间活路窄的比如吉坪三,绰号吉三天,就因为他的活只能演三天,第四天就得另外换地儿,所以同行讥笑他是吉三天。
      但吉坪三活虽然不多,但这人懂得各地方言,所以在很多相声艺人都崴脚的南方,尤其是上海(万人迷李德?在这里被轰下台),吉坪三反而大受欢迎。
      这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吉坪三也因为演出的省份最多,被称为“腿长艺人”(江湖上管去的地方多叫腿长)。
      活路宽的有万人迷,这人单口对口双绝,能够连续演三个月不翻头。
      另外就是跟同行犯葛,但能耐特别大的张大傻子,据说会四百段相声,很多还是自己原创的。
      再有就是笑话大王寿臣老,相声改进牵头人侯宝林大师,津城相声之魂马三爷,都是活路宽敞到足以载入史册的牛人。
      江湖上管笑了叫裂了瓢儿,而相声演员把观众逗得裂了瓢那是能耐,但演员自己表演的时候裂了瓢,那就是舞台禁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笑场。
      当然相声演员不是在舞台上必须板着脸,全程也不许笑。相声演员根据角色塑造的需要,是可以用笑来作为表演的,比如表现得意、傲慢、甚至展示心虚等特殊情绪的假笑,都是有必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表演。
      比如马三爷在《买猴》里面,跟王凤山解释买猴缘故的时候,就有几次很明显的笑声。
      但这是角色塑造的需要,因为马三爷扮演的业务员自己也不知道买猴的原因,所以在那里胡乱解释,当凤山老说“对,你们千货公司那么大,肯定需要几十只猴当保安”的时候,马三立这个角色需要展示一种不自信然后尴尬的情绪,这时候的笑就是非常必要了。
      而相声演员禁忌的笑场,就是段子里面本身没有需要笑的情节,而演员自己基本功不扎实,观众没笑自己先笑了,或者用笑来掩饰包袱泥了的尴尬。
      这就是典型的舞台事故,同行会耻笑你学艺不精!

第21章 江湖规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