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谁的门路,在那个不讲究传统师承的年代调到曲艺团,这样就算是入了正规院团。
诸多业务不熟练是他的弊病,当时的情况是,周围的人都不愿意教他,这让李复举非常的苦恼。
李复举也是个心思灵活的人,一看周围的同事都对自己没什么好态度,就另辟蹊径,想找那些周围同事即佩服又排挤的人学习。
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还真就他打听到了一个人,那人就是赵峥度,当李复举多方钻营,看到赵峥度的时候,又失望了,怎么年纪比自己还小。
李复举这么伶俐的主儿没有把表情显露出来,一番交谈后,赵峥度教了他一个小段。
没想到的是,李复举这一下就转变想法,这下他算是缠上了赵峥度,不时的到赵峥度那里请教。
赵峥度倒是没什么其他的想法,也和他交流了一些相声和表演的技巧。
新段子可没再教,李复举的基础太差了,如果再教下去,就是拔苗助长了。
但是李复举可不那么认为,在多次请教过后,看没新的段子,以为赵峥度敝帚自珍,不愿意教他。
李复举可就把赵峥度怨恨上了,一边继续和赵峥度讨教,一边寻找着另外的机缘。
李复举真是命好的,多方打听钻营,确实也舍得花钱,在金钱开路下,拜在了一位大师门下。
李复举拜了师门后,也没停止向赵峥度请教,本来没什么,但是他是瞒着他老师的,赵峥度再给他说活儿可就犯了忌讳。
赵峥度知道后,感觉他品行有问题,当他再继续向赵峥度讨教的时候,赵老就把话挑明了。
本来就是李复举的问题,但他可不是这么认为的,心中的怨恨积累的多了。
这人颇有些卧薪尝胆的意思,在此以后,他全力经营,后来居上,最终坐到了曲协的副主席。
这时他露出了他险恶的一面,打击赵峥度等传统曲艺不留余地,尤其是听说跟赵峥度有关的事儿或者人,都往死里整。
李复举后面的举动让很多主流的人都敬而远之,说明这人的心性多么的差。
汪雪颖的一番介绍,整个屋里鸦雀无声,没人在这个时候表态,就连苏文峰都得看师父的意思。
“唉,师妹我知道你为我不平,告诉大家我也没那么大度,当初他李复举那是真的赶尽杀绝啊!”
“当初好多人都远避东北或津城,甚至还有出国的,国外的相声门对他可是更深恶痛绝。”
“我们现在不行,我们的根基在国内,说的在狭隘些就是北方地区,现在的文峰有些曲子能够老少皆宜,南北无碍,但是相声还不行。”
“这次的事情不用想了,肯定着落在文峰的身上。但是我们的态度要明确,也是给更多的凡鑫他们这样的人看的。”
赵峥度还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多多帮扶苏文峰,有自己撑腰,主流那边就不敢太作妖。
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要脸面的,在下面多么阴损的招数都可以,但明面上绝不会让人抓到把柄。
道貌岸然着呢!
不用多想了,赵峥度拍板定案。
有礼有节,必去不拜!
第18章 拜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