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5章 教坊村的女儿们[2/2页]

相声崛起:一首同仁堂艺惊四座 郭家稻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学校毕业的,但是在这个学校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学校里绝大部分是曲艺世家子弟,到这个学校其实就是混个文凭。真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拥有如此好的鼓曲苗子。
      柳莺唱罢,很是俏皮的等着苏文峰的赞扬,粤桂楼的服务生和酷虎视频的直播人员都沉浸在西厢的唱腔中,旋即在粤桂楼各个角落中响起了掌声和叫好声。
      柳莺看到苏文峰从沉思中醒过来,微笑着鼓掌时,又恢复了小姑娘无拘无束的本性,拿着八角鼓跑到苏文峰跟前,非要苏文峰也来上一段。
      苏文峰看看时间已经好几个小时了,这次的直播可是占用了自己太长的时间了,就跟直播间的网友们说道:“我们还有下次,大家可以想想问题,下次争取能够难住我。还有点时间,我就给大家讲讲,我手里的这个乐器,它的俗名叫做八角鼓。”
      “它是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旧朝的八旗。”
      “大家看到了吗?”说着,苏文峰将鼓的侧面立起来,放到镜头前面,“这个是鼓框,它是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它还有个说法就是当时的八旗首领各自向旗人皇帝,进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
      “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
      “八角鼓的主要演奏技巧有“弹、摇、碰、搓、拍”诸法。”苏文峰一边说着,一边将八角鼓还给柳莺,叫柳莺拿鼓做着示范。
      讲解一门曲艺艺术真不是闹着玩的,要有丰富的乐理知识,乐器的起源历史,著名的曲子以及熟知历代的大家。柳翠、柳娟、柳茜、柳依姐妹也都围拢过来,仔细的听着。
      柳莺一边替师哥做着示范,一边好在琢磨着苏文峰讲解东西和自己的进行对照。
      “刚才说到八角鼓的弹奏技法,其中的“弹”就是以左手持鼓,右手指弹击鼓面,这是八角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分为“单指弹”、“双指弹”、“联弹”等方法。”
      “这“摇”呢就是用左手持鼓摇晃,使鼓与小钹碰撞发声。”说着,柳莺用这个技法使用八角鼓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那么“碰”又是什么动作呢,大家来看,就是以左手持鼓向右横碰右手指而发声。”
      “搓就是以右手大指从鼓面外沿边逆转向上搓圆圈至里沿边一周,由食指弹击鼓面一次。因鼓面蟒皮刺朝下,故逆搓可使鼓皮震颤,进而使鼓框上的小钹颠响。”八角鼓瞬间发出了悦耳的声音。
      “这拍就是以左手持鼓,右手单拍鼓面,用于演奏完毕,以示结束的意思”
      苏文峰看着直播平台的数据并没有下降,心里非常的欣慰,就多说了几句,“这八角鼓在官方记载已经失传,但是我们这里的柳应琴大家还保留着很多的曲目,可以说目前是继承八角鼓最全的艺术家了,如果有志向学习这些鼓曲的,可以在我们鼓曲社的威信公众号上了解情况。”

第105章 教坊村的女儿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