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他们眼前都有画面感,联想到一部电影字幕播放时一片黑框,多有喜感啊,越想越可乐。
“剧组人员都炸死了”
“拍的太真实了”
“哦,真炸。”
“有的好看电视,有的好听广播。”
“哦,收音机。”
“电台。”
“那叫话匣子。”
“过去叫什么半导体。”
“这对”
“话匣子”
“也挺好的”
“早年间是私人电台。”
“哦,都自己办的。”
“以广告为主。”
“哦”
“请艺人来演唱。”
“嚯”
“有的时候放老唱片。”
“对对对。”
“后来没有了。”
“嗯”
“现在呢,各地都有广播电台。”
“对”
“挺好,有节目,有新闻。”
“哦”
“有交通广播。”
“是是”
“有实事。”
“还很精彩”
“哎呀,广告也有,什么都有热热闹闹的。”
“丰富”
“有的时候你在外面不方便看电视。”
“嗯”
“有一个小收音机听听。”
“哎,随身带。”
“看不见的电波。”
“对了”
“你说什么时候我要有一电台,我得给它弄的多热闹。”
“哦,您喜欢电台。”
“是啊,但我知道我可能弄不了。”
“怎么都可以自己办一个。”
“盼着吧,我要有一电台,啊。”
“想一想”
“嘿,文峰鼓曲社广播电台”
“哦,就叫文峰鼓曲社”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哦”
“您现在收听的是文峰鼓曲社广播电台。”
“开张了。”
“调频73\/84兆赫。”
“电台建在坎上了。”
孙文林把包袱抖响了,粤桂楼内响起了爆笑声,绝大多数的国人都知道这个典故,所以很自然的笑了出来,即使那些年轻人不知道的,经过询问旁边的人,知道原委后也发出爽朗的笑声。
“刚才收听的是我们第一套节目。”
“哦”
“现在收听是我们第二套节目。”
“两套”
“请您注意区分第一套和第二套的不同。”
“有什么区别。”
“第一套带鸡蛋,第二套不带鸡蛋。”
苏文峰的话音儿还没落地儿,下面的观众可是撇不住了,刚才的笑容还在脸上呢,这又来了这么一句,台下的笑声直接淹没了台上的声音,即使台上用了音响。
“两套煎饼果子啊。”
“亲爱的听众朋友”
“嗯”
“现在是我们的歌迷大世界节目”
“听歌”
“在今天的节目里,为您介绍的华仔”
“嚯”
“华仔,19xx年出生于明珠港城新界”
“嗯”
“人称太平绅士”
“哦”
“从艺好几十年,创作了很多作品”
“嗯”
“电影拍过了一百部”
“是”
“很多歌曲脍炙人口”
“也唱歌”
“尤其他演唱的忘情水,风靡天下”
“真好听。”
同时在观看直播的主流相声演员们嘴撇的跟二五八似的,心说你不也就是学个唱歌吗?他们心里想着,手可就把字打上评论区了。
“来了,来了。”
“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就是,这还传统相声呢?呸!”
“有本事别唱歌啊。”
第80章 学电台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