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是开玩笑,甲冲着乙说:
:请问舅爷,您点点儿什么呀?
:哎,我呀,什么也不听。
:哎,有题目,本家舅爷让咱们唱段儿“十里亭”。
人家已经明说什么也不听,他偏说要听“十里亭”。“十里亭”也是属于莲花落、“十不闲”之类的东西,于是这几个人又接着唱下去了,因为听相声的客人还不多,多唱一会儿,为的是招揽观众。有个人先唱:
哎,小琴童儿不消停,
手打着灯笼走进房中,
尊声相公安息睡吧您哪!
大伙儿嚷:“怎么样哪?”
明日清晨好登程。(众人帮腔:好登程哎)
琴童儿说话呀,欠点儿聪明,
那功名好比是浮萍水呀,(众人帮腔:太平年)
美貌的娇妻哎,火化冰哎,
年太平,……
唱到这儿,又改牌子了:
一更到了一点哎,
月亮儿东边升哎,哎———
张君瑞我在房中呀,跺脚哟,
捶胸呀,哎———
唱着唱着,听的人多起来了,可以开场了。于是捧哏的就上来说:
“去!去!去!什么乱七八糟的,瞎在这儿唱,是起哄怎么哪,我们开场还一段儿没说哪!”
捧哏的把这些人轰走了。又回来两人,三人开始说相声。有的场子开场这段相声,总说《切糕架子》,那是属于语言文字游戏方面的段子。观众也习惯了,天天儿来,天天儿听《切糕架子》,他宁可遛弯儿去。好凑热闹的人才早来。
“门流儿”的调子很多,不仅仅是“十不闲”、“莲花落”等,也许三个人合唱怯快书(又名弦子腔)或唱小曲《绣荷包》,或唱跑旱船的吴桥落子等等。”这长篇大套下来,好多的东西苏文峰和郝长安他们都没有见过甚至都没听过,所以都认真的记着。赵峥度都有些气喘了,王德禄接着往下说。
“第三、白沙撒字。也就是你拜师时,你师父传给你的段子。当初相声演员可是必须会白沙撒字,用白沙写副对联,或写“吕林炎圭,朋出二??(音别)”,“吕林炎圭,朋出二??”是个描写文字游戏的相声小段子。然后根据写的内容说段相声。像老相声艺人常宝臣爱写“天官赐福”四个字,他就拿这四个字说一段儿相声。
第四、会唱太平歌词。大多数的相声艺人在白沙撒字时,边写边唱的就是太平歌词,
第五、会说一个人的也就是单口相声。
第六、会捧这不用多说了。
第七、会逗。前面这两项就是对口相声,相声演员须会演各种角色。
第八、会说三人相声,比如《扒马褂》这类的,好的相声演员必须会演甲乙丙三个角色。
第九、会要钱。同行术语又叫“看杵门子”。对街头艺人来说,这是个重要项目,就是在演出中间或结束时,他能张罗着向观众敛钱,不像现在外面根本没有演出的场所,你必须买好票才能去剧院和戏院、电影院。
第十、双簧。说相声的都得会双簧,但说双簧的不一定会说相声。
第十一、口技。相声的历史和口技是分不开的,所以相声里头也有口技内容。
第十二、数来宝。同行术语叫做“抠溜”,就是说艺人在商店门前来回唱,只要商店里扔出一个钱儿就走,形容艺人跟要饭的差不多。江湖上也叫它“穷门儿”。当然,像莲花落、金钱板、三棒鼓、二人抬(或台)这些在打击乐器上装有铜钱的演唱,都应属于“穷门儿”。数来宝原来不属于相声。”
赵峥度和王德禄恨不得将所有知道的东西都告诉苏文峰。
第47章 基本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