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在这个曲艺团工作了近两年半的时间,各个科室均对他呼来唤去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关心他。
苏文峰终于解脱了但是也茫然了,办完了手续,收到人力部门的辞退协议,知道了将在下个月初将赔偿金和当月工资一同发放,苏文峰以为自己很坚强,感觉从曲艺团离职自己不会有留念,当这天终于到来时,苏文峰的内心其实是茫然的,他不知道今后的路如何走。
苏文峰失落的从曲艺团的大门出来,临走还是和门口的赵大爷打了招呼,赵大爷呵呵呵的笑着,叫他有空回来看看。苏文峰脸色难看的笑着应下来,加快了脚步离开曲艺团的大门,免得这些“同事们”对他指指点点的,让自己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苏文峰知道即使有资格成为谈资,最多也就是几天的功夫,曲艺团的人就会把他彻底的忘掉。
离开了曲艺团大门一段距离,苏文峰回头看看自己学习工作了两年半的地方,实在是舍不得,实指望在曲艺团锻炼几年,混到一定的时间,有了上台的经验后最好能混个一官半职的,那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恢复传统相声了,但是现实总是很骨感,看来这条路是行不通了。
然而怎么才能行呢?苏文峰心中想着。难道真如同前世的郭班主穷困潦倒十几年,在小剧场再活一遍?苏文峰内心再不甘也没有办法改变,他只能重新振作精神,心中暗暗的发誓,一定要做出成绩,发扬传统的曲艺,要让这些个所谓的正统主流们对我刮目相看,颇有些阿q的精神。
现在都不能影响到苏文峰了。自从被曲艺团除名后,他也就去了大磨厂凤庆胡同47号几次,看看师父,并且把柳应琴那里得来的好多曲子跟师父交流。无论网上的议论还是同行的计划,其他的时间都在自己家里想着心事。
还是关起小楼为一统,立足孙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苏文峰反复在琢磨,是曲艺和相声没有市场吗?他的答案“不是”,无论什么曲艺种类,给人看的,那么它的表演形式必须直面观众。因为无论从第一次上台仝家寿宴还是自己这几天一直演出的牛守镇,从台下观众反馈的表情看,他们是喜欢自己表演的曲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传递形式可以叫观众接受呢,苏文峰突然想起了前世的一位人物,她当时制作的综艺节目那可是在国内独占鳌头,央视因为这位制片人可是捧红了很多后来在国内的曲艺界执掌一方的人物们,并且这还是国内的原创综艺,妥妥的大综艺。
这位从军队的文艺工作者到央视著名主持人和制片人,制作的综艺通过各类曲艺表演用现场观众加上电视转播的形式来呈现给大家,既增加节目的完整性又可以让观众和演员增加面对面的机会,就是这个节目了《趣苑杂谈》。
苏文峰在确定发展的方向后,就开始查阅这个世界的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历史上关于曲艺类的表现形式。苏文峰经过查阅包括央视频道在内的各大电视台资料,发现综艺类的节目很少,可以说没有。曲艺类的节目都是在各大晚会非黄金时间播出的具有怀念意味(纪念性)的曲目。
第42章 苏文峰离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