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传统的相声讲究铺平垫稳,要不然听着非常的突兀,而且破坏相声的连续性,为什么很多的观众不喜欢电视上的新派相声呢,就是因为电视是轮秒计费的,尤其是很多的卫视频道,那真是天价的广告费用,没办法,卫星收费太贵了,根本不可能给一段相声那么长的时间去做铺垫,所以你看到的新派相声都非常短,这就造成,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密集的提出包袱,还得抖响了,在新社会之初的几位大师还行,但那时的时间也很宽泛。现在的相声演员功底是完全实现不了的,于是他们就改变了策略。
      再回到台上,王德禄脸上是一脸的嫌弃,说:“就这个?我一分钟能说8个,你什么文人哪,你纯粹是捡枣儿的,我认识你。”台下的观众联想起前面苏文峰说的洗枣的事情,都纷纷的笑出了声,又一次的铺垫包袱抖响了。
      王德禄老人心里非常的兴奋,但舞台上还是非常的稳,他又转过头面对着观众说道:“我跟您各位一说,您就明白了。不错,前些日子呀,他还真上北海去玩儿去了。明着是玩去呀,暗含着就是捡枣儿去了(笑声)。净听说那金丝蜜枣儿挺好吃的,可是没尝过。一想怎么办呢?诶,北海那儿游人多,保不齐呢,有掉枣儿的。如果有掉的呢,好捡起来尝尝,明儿好跟别人说古去。他正在河边儿那儿转悠着呢,可巧前头有两个人,拿一大包子枣儿,人家是一边儿走一边儿吃。有一个人一看这个水波浪刮的挺好看的,就跟他旁边儿这个人说,嘿,你看啊,真是风吹水面层层浪啊。旁边儿那个人一听,诶,好。你这一句话呀,够个对子上联儿,咱给记下来吧。诶,人家呢,就拿笔给记下来了。不是人家记下来了嘛,他在后头,他也给记下来了。那个人说咱们有上联儿了还没下联儿呢,那多不好啊。我呀,再给你对个下联儿。刚要对下联儿呀,一看手里拿的那枣儿是坏的,人家一瞧是坏的就不吃了,啪一下子就给扔了。他一看,这机会可来了。撒腿就追,等捡起这枣儿来,没法儿吃,怎么?掉泥里头了。那怎么办呢?他也有主意,他就上河边儿那儿去了,干吗去了?就上那儿洗枣去了。”
      这长篇的解释没有如果贯口般得的语速,但是王德禄老先生把每一个字都清楚的送到观众的耳朵里,真是见功夫,这回就连主流曲艺界的人都给他鼓掌了。
      苏文峰显然没想到王德禄会揭穿他:“吓。”的一声。
      王德禄接着介绍:“等洗完了这枣儿,吃完了,坏了。人家那下联也念完了,他没听见,这合着你就拿一上联儿这唬我来了,是不是啊。那哪行啊,常言说的啊,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金砖何厚,玉瓦何薄,自大念个臭,懂吗!?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
      台下的观众哄笑着,这是多有学问啊,成语跟不要钱似的往外扔,好多词都没听过。
      苏文峰表情非常的无辜,小心的回答道:“演员哪。”
      王德禄得意的说道:“诶,对了,演员的肚儿是杂货铺儿,你买什么我这有什么。唬别人儿行了,唬我呀,你差点儿。我说你可不能白说,今天哪,我要给你对上一个下联儿来。”
      苏文峰的精神一震,但言语上不置可否:“哦哦。”
      “你记住喽,明儿呢,好再唬别人儿去。听见没有。那么你那个上联儿是什么呀?”
      “风吹水面层层浪。”
      “哦,上联儿有风吹。下联我给你对雨打,对字嘛。呵呵,我给你对雨打沙滩万点坑。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
      “记住了吗?”
      “记住了。”
      “好,呵呵,捡枣儿去吧。别这儿起哄了。什么文人呢。”
      王德禄一脸嫌弃的将苏文峰往下场门那边一送,回头接着准备和观众接着说,但观众们再次被“枣”的这个谐音梗刺激到了,又笑了起来。

第36章 决胜 粗鲁人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