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意,他感觉承办这次挑战赛绝地是自己的神来之笔,同行们刚开始的时候都笑话自己,偌大的广汇楼还承接这么落伍的传统相声晚会,真是败笔,现在呢?自己再偷着笑,他们可就得找地方哭了。
“本来呢,按照我和尚先生的约定,这次切磋呢是三局两胜制的,那么看起来我是不战而胜了,可以这么说嘛?”苏文峰看着台下所谓的专家和大师们,台下的大师们都左右看看,脸色非常的难看,还没等这些人表态,观众用掌声已经做了回答,持续不断的欢呼和叫好声响彻了广汇楼。
在观众们的叫好声中,主持人上台,宣布这次挑战胜利者为苏文峰,并且宣布挑战切磋到此结束时,台下的观众没有离场而是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愿离去,主持人一看这种情况,又邀请苏文峰上台鞠躬谢幕,主持人看到观众光鼓掌就是不离场时,没办法就跟苏文峰商量能不能返场。
苏文峰也是无奈,低声跟说:“传统相声《粗鲁人》,王德禄王老捧哏”。
主持人当时懵掉了,他真没听过这相声的名字,待苏文峰再次跟他点头示意,主持人这才开始报幕,“下面请听返场传统相声《粗鲁人》,有请苏文峰、王德禄为大家表演。”
王德禄又被请上台来,由孙有前面绕口令的出色表现,台下的观众已经记住了这位老艺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老爷子这么多年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掌声,眼睛里闪着泪光,台下的一票观众也是感同身受,都被这对艺人对相声这门艺术的热爱和对观众的重视感动到了。
台下的很多专业人士和大师们其实内心是纠结的,他们不知道《粗鲁人》具体是什么剧目的,虽然听主持人说这是传统相声,他们没有听说过啊。他们左看看右看看,希望能看到同行们露出明白的表情,他们好请教一番,可惜的是,现场除了赵峥度、汪雪颖和高仁怀等少数几个人了解外,还真找不出几位能够知道《粗鲁人》是什么的。
曲协的几位都知道高仁怀是曲艺理论家,对传统曲艺有着很深的造诣,说不定知道,于是有人自认为和高仁怀有些交情,询问起来:“高老师,请问您知道这《粗鲁人》是咋回事吗?”
高仁怀也想着普及传统相声的知识,孙是就回答道:“这个段子是传统相声贯口大段《八扇屏》其中的一个小段,说的是一个人物,具体是谁,您得听苏文峰讲的是谁。”
“《八扇屏》是什么段子?”
高仁怀翻了翻白眼,这天儿还怎么聊,都聊死了。你连传统段子《八扇屏》都不知道,那下面说啥都是对牛弹琴啊。转念一想,要知道这些还真是难为他们这些人了,传统的段子大多失传了,那些个顶着传统的段子都是曲协一个叫做继承挖掘传统艺术办公室的地方瞎编的,自己之所以被排挤出曲协就和这些人不无关系。
高仁怀知道的门清,他挡了很多人的路尤其阻挡的是这些人的财路,要知道,每年这个部门的那些人可以借着挖掘传统艺术的名义,去可以申请国家资金扶助的,而他们挖掘出来的作品都是将道听途说甚至自己关起门来组织人瞎编的。
高仁怀在全国都是有名的曲艺评论家和理论家,对很多失传的曲目都是有很高的理论造诣的,对这个办公室的作品一向是嗤之以鼻,所以没人针对是在所难免的。
第34章 决胜 粗鲁人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