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艺术家吗?他也来了,怎么那么生气呢?有观众知道何玉伟是台上那两位的老师,就开始对他指指点点议论开了,倒是叫现场的观众和网络上的网民们知道了他这个“假师父”,这名声一下子就传开了。
      苏文峰仿佛没有看到,但也没有穷追猛打,接着说道:“那么我们说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规矩,说规矩两个字,那有很多的前辈和观众不以为然,你这小小的后生,能给我们这些上岁数的人讲规矩?”苏文峰顿了顿,看向了台下。
      “我们不讲别的规矩,讲一讲我们曲艺界和梨园行的规矩,而这个规矩有很多是每个行里自带的,没办法叫观众知道,那就叫大家知道些能知道的吧。比如,大家都看西洋的交响乐吧,那么看过交响乐的能不能举个手。”
      绝大多数的人举了手,就连前几排的专家教授们大多都举了手,苏文峰看完,接着说:“那好,大多数人都看过西洋的交响乐,看来大家都崇洋媚外啊。”台下哄堂大笑。
      “大家静一静,崇洋媚外可不是什么好词,瞧把您给美得,说您呢,美女,还笑。”苏文峰在现场砸挂儿,指着前几排一位女士说道。
      又是哄堂大笑的声音,弄得苏文峰在台上没法继续了,只能无奈的说:“这届观众真的难带啊。”这句网络上的语言非常的接地气,而且很符合现在的潮流。
      台下的很多年轻人轰然叫好,哈哈哈的笑起来,弄得很多年纪稍长的观众不知道笑点在哪,也就跟着傻笑。
      “那回到我们的话题,西洋交响乐指挥穿着燕尾服上台时,是不是包括观众和乐队成员都要起立鼓掌欢迎?别管他是外国人还是咱们国人,对吗?”苏文峰笑着问在场的人。
      “对。”有嘴快的。
      “你们认为正常吗?”
      “正常啊。”
      “本来就是这样的啊。”观众们都被调动起积极性了。
      “那好,大家都认为正常,而且是不是认为这样很绅士。”苏文峰看到大家有人已经开始低头思考了,接着问道:“我就想问问大家,怎么到我们自己的传统艺术时,大家都认为不正常呢,甚至认为是糟粕呢?”
      “原来在撂地时,相声演员只能做得起一身大褂,演出时把大褂穿上,演出完马上就脱掉怕弄坏了没钱再做,就这样他们在表演之前都鞠躬,这是礼貌成分居少,感谢的成分居多,为什么?因为只要今天撂地开张,就能挣回去钱,全家能吃饭,他们是感谢观众们赏他们饭吃,那么现在呢,相声演员进步了,都穿小西服了,演出都在电视上了,反正看不到观众,干脆没人鞠躬了,是因为我们相声演员都吃饱了吗?”
      广汇楼内一片静寂,甚至能听到呼吸声。
      “老一辈艺人一直都是这样,上台鞠躬是对我们衣食父母的感谢,也是最起码的礼貌。但是这样被认为是开历史倒车,就在前几天有几个什么大学的教授,跟我在网上辩论,我们姑且叫做辩论吧。”苏文峰有些激动的说着:“我就想问问,我现在穿的叫长袍,在我们国家流传好几百年,我们的祖宗都没有说这是糟粕,怎么在这些教授老师的眼里,我唱的曲儿和穿的衣服都是糟粕呢。”
      “那好从另一个角度说,你们看交响乐我没说你们是里通外国吧,这位教授说这些外来的是文明的,那么你说的文明世界可是把我唱的《探清水河》这个曲子放到了他们国家编纂的音乐历史中去了,不知道这位教授有何感想,这就是您骂的低级媚俗的窑曲。我不知道您各位怎么认为,我想问老师的衣食父母是谁?”
      台下的观众很多人醒过味儿来,对啊,我们是那些艺术家的衣食父母啊,我们观众谁给你的艺术家头衔,不对,有很多人认为是国家给的,是体制里论资历给的,跟我们观众啥事没有。
      “老师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吗?是学校吗?老师的衣食父母其实是学生,如果有一天只要有个芯片植入大脑就能学会所有的知识,还要你这教授老师干嘛?”
      “同理,没有观众看您的节目,您的东西再好它就不叫玩意儿,您更不是个玩意儿。”
      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很多观众连连长叹,这些年可没有人能够把观众摆到那么高的位置上。
      尚晨晗和陈鹤在后台如坐针毡,好想赶快完成比赛就完了。

第31章 规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