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5章儒家士子不可能归心大秦![2/2页]

我要做秦二世 独爱红塔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嬴政便进行了接纳。
      而嬴政的“大咸阳”规划中,也体现出了“法天象地”这种道家学说;“泰山封禅”则代表了对齐鲁文化的认可。
      另外一种便是设立“博士”制度。
      因为文化方面的排斥,使得大秦新政也很难得以推行,于是始皇帝又设立“博士”制度。
      以六国士子充任,虽不具有实权,但却允许他们参与国事讨论、政策制定。
      始皇帝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从天下大势的角度,换取六国士子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影响和引导天下百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始皇帝的这种尝试,均已失败而告终,而这也是促使焚书事件的爆发。
      嬴高心里清楚,焚书坑儒其实是两个事件,称之为焚诗书、坑术士更为恰当一些。
      在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维持统治的稳固,一直在致力于文字、货币、制度的统一和融合,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文化融合。
      最初阶段,始皇帝的确对六国文人非常尊重,且尝试接纳六国文化。
      但在一切均遭遇失败之后,秦始皇开始采取更为激烈的手段,企图毁灭六国文化传承,强行达到融合。
      结果始皇帝做到了,但是他的后人没有做到,若不是秦二世将大秦江山毁灭,完全可以传承百年。
      嬴高心里清楚,在这样的时代,手中紧握刀剑,远比手握仁义道德更重要。
      “所以,儒家对于大秦从来都是祸端,只不过父王想的太过于美好了。”
      “他们的追求,是周天子治下的分封制度,他们要求恢复周制,所以应当与山东儒家文化脱钩。”
      对于大秦的未来,嬴高看的比此刻的嬴政更为清楚,他心里清楚,拉拢儒家这一步棋,并非是最好的。
      因为他心里清楚,将来会是一个大创造的时代,大秦朝廷应该重新整合各种文化,然后提出一种适合于大秦的特有文化。
      对于这一文化,他称之为大秦文化。
      不论是楚地的尚巫鬼文化,还是山东儒家文化,都太过于狭隘了,只能代表一个地方,但是不能代表一个帝国。
      “孤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是从今天起,扶苏继续担任大秦中央大学的监院,同时担任教育署副祭酒。”
      “你们兄弟要和睦,要不然,别怪孤不顾父子情分!”
      “诺。”
      点了点头,嬴高诧异的看了一眼嬴政,他没有想到事情居然如此简单的结束了。
      这可一点也不像嬴政的性格,以嬴政的性格,这一次他与扶苏都将会倒霉,儒家士子也不会例外。
      毕竟儒家士子,才是这一次事情的始作俑者,刺杀大秦公子,嬴政根本没有任何的理由去放过他们。
      心中念头闪烁,嬴高在点头答应之时,多少留了一个心眼,他心里清楚,嬴政未必不会稍后清算。
      先行将局势压下去,然后再行惩罚,这样的事儿,嬴政做的出来……

第445章儒家士子不可能归心大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