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7章 四大导演排名[1/2页]

华娱之昊 法海师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无姓之人》获得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在国内引发了一阵关于陈昊的热议。
      虽然不是电影节最高的金狮奖,但是评委会大奖依然算是给陈昊镀了一层金。
      陈昊刚刚凭借《第九区》以及《无姓之人》的接连破亿,成为了国内唯二拥有2部票房过亿影片的导演,证明了自己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现在又既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之后,再次拿下银狮奖,还有国内唯一的一座奥斯卡小金人,这三个奖项对于陈昊荣誉地位的加持意义重大。
      即便陈昊刚刚过完自己的24岁生日,入行也仅有3年,但相信现在没有人会再怀疑陈昊拥有足以与三大导演并列的资格与实力。
      四大导演已经逐渐成为了内地影坛和大众公认的事实,甚至不少人认为陈昊足以超越冯大炮,排名第三。
      为此,本来关于陈昊《无姓之人》获奖的热议渐渐歪楼,媒体、业内、砖家、网络上统统掀起了关于四位导演排名的话题。
      “国师、陈开歌、陈昊、冯大炮,内地四大导演!”搜虎娱乐报道
      “四大导演,陈昊应该排在第几?”新狼娱乐
      “国师无可争议,陈开歌、陈昊、冯大炮谁更占优?”网易娱乐
      ……
      各大媒体显然已经默认了陈昊与传统三大导演齐名的事实,只是四人如何排名却是争论不休,媒体、网络、砖家给出了多个版本。
      其中,国师的地位最没有争议,基本都被排在了第一,争议的地方主要就是其他三人的排名!
      在众多的排名中,其中曾经在2000年评选出四小花旦的《南方都市》同样给出了自己的排名,并且受到了较多的认可。
      这份排名中列举了目前四位就导演方面而言,分别在荣誉(只统计国际A类电影节、美国金球和奥斯卡以及内地三大)和票房方面取得的成就,然后给出了一个综合排名!
      第一名,国师。
      荣誉方面:
      1987年,《红高粱》,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是华夏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首次获得最高奖项。
      1990年,《菊豆》,提名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提名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1992年,《秋菊打官司》,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1994年,《活着》,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提名第52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1999年,《一个都不能少》,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第19届华夏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
      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第20届华夏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
      票房方面:
      2002年,《英雄》,2.48亿,年度华语电影票房第1,年度总票房第1,内地影史票房第2,内地影史华语电影票房第1,票房占据内地全年总票房四分之一!
      2004年,《十面埋伏》,1.51亿,暂列年度票房第1!
      优点:收获金熊奖、金狮奖、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三次提名奥斯卡金像奖、五次提名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荣誉第一!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不足:无!
      第二名,陈开歌。
      荣誉方面:
      1993年,《霸王别姬》,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内地首个金棕榈,第51届美

第347章 四大导演排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