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六五章 十八岁的宣隐澜,继续出任丞相[1/2页]

丞相当嫁 镜中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微臣宣隐澜拜见王上。”
      御书房内,勒?满面春风:“朕的御史大人来了呢,先平身,再来告诉朕今日是看谁不顺眼?快来告诉饿,朕替宣卿给料理干净。”
      宣隐澜起身后,对这位大龄叛逆少年的话早已已能够淡定如常,道:“微臣此来,是就信化城万国联名书之事向王上复旨。”
      勒?意外:“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宣隐澜垂首:“是,微臣这些时日明查暗访,历时三十二日,总算小有所获,特来向王上禀报。”
      “明查暗访。”勒?对这个词极感兴趣,“宣卿独立完成的么?怎么一个明查?怎么一个暗访?一一告诉朕如何?”
      宣隐澜果真一一道来:“微臣虽深知此行艰难,密字为先,但微臣一人终究人单势孤,独自行事只怕进展过于缓慢,故而微臣在王上此前所推荐的人里选了两位,一位是前江北御史高嘉和,一位前禁卫统领石秋,这两位一文一武,一位心思缜密,一位忠正不屈,正可作为此次人手。高大人在暗,石秋在明,进展极快,人证、物证俱有所得。”
      勒?颔首沉吟:“高嘉和和石秋……你选了两个最恰当的人呢,让武功高强的石秋在明处活动,牵扯那些人的视线,分担了高嘉和在暗处的风险,使高嘉和那个最擅长讯息收集的书呆子发挥所长,实在是个上策。”
      “高大人身边也是有两个人在暗处保护的,是石大人的旧属,帮助高大人避过了两次暗杀,总归是有惊无险。”
      勒?以全新的目光打量这个在官场已然沉浮了两年的少年,道:“看来朕对宣卿还是了解不足,此前以为宣卿喜欢独来独往,没想到宣卿居然接受了朕的推荐,且用得这般恰如其分,是个知人擅任的人呢。”
      这人今天总算说了一位王上该说的话呢。宣隐澜心情不坏,决定由衷的恭维两句:“知人的是王上,若非王上将这些人推荐给微臣,凭微臣一人很难寻得如此堪用的人才。”
      勒?愉快大笑:“这话听得甚是悦耳,朕就当宣卿在夸奖朕如何?”
      “微臣惶恐。”她双手平举,“这是奏章,其上所列人证俱已暗中抵达京都,物证也俱已搜集齐全。”
      接过常容递来的奏章,勒?仔细看过,道:“你做得很好,既然你夸奖了朕,作为夸奖,朕也可以告诉你一个事实,先前推荐给你的那些人,既然是‘前,表示他们都曾是弃子,是在各自位置上的失败者。你能各用所长,将他们用到这般极致,是你自己的本事。”
      宣隐澜垂首:“多谢王上。”
      “前两日,肇相和朕说起了一件事,你可想听听?”
      所以说这人,明知本大人不得不听,还总要用这种口气说话,着实令人无语。宣隐澜恭首:“微臣恭听圣训。”
      “肇相想隐退了。”
      “啊?”宣隐澜掩口。
      勒?一怔,继而非常快意的大笑,一双绿眸内幽光灼灼:“在朕面前,宣卿是第一次如此失态呢。”
      宣隐澜无暇考虑太多:“肇相当真要隐退么?”
      “也是第一次没有请罪,说一声‘微臣惶恐就直奔主题,看来肇相在宣卿心中的分量,的确不同寻常,朕不免有点嫉妒。”
      “微臣惶恐。”宣隐澜如其所愿,“请问王上,肇相可是想辞归故里?”
      “正是如此。”
      看来,本大个也需找个时间辞官,干脆跑到肇相的故乡做个教书先生,如此才能继续受这位大人物的关顾。宣隐澜打着这般如意算盘,道:“肇相在相位几十载,历经风云变幻,为国呕心沥血,也是时候颐养天年,享受含饴弄孙、子孙绕膝的晚年时光了。”
      “宣卿似乎说得有理。不过……”勒?突然垮脸叹息,“对朕来说,国可一日无君,相位不可一人无人。肇相走了,朕怎么办?”
      那还不是因为你把大把的时间用来杀人砍人,而治理国政为你善后的永远是肇相?宣隐澜覆下的眸内,瞳仁滴转:“依微臣之见,可请肇相在历届门生中选几位德高望重、资历丰厚的官员做为备选,王上优中选优,便可早日定丞相人选。”也可使肇相早一日卸下这副重担,远离你这个大龄叛逆少年,过几年悠哉逍遥的日子。
      “德高望重,资历丰厚?”勒?略作评量,“这八个字,好像需要一个有些年纪的人呢。”
第二六五章 十八岁的宣隐澜,继续出任丞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