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奴婢的小祖宗,这话您可就别说了,今儿个夫人入宫来说的不也是这个意思?陛下到底是一国之君,虽说这些年不曾再大选过,可是后宫里的那些个后妃,又有哪个是好惹的?如今尚无新人入宫,她们便能掐得死去活来,若是姑娘当真入了宫,到时候,她们必然对姑娘尤为忌惮怨恨,毕竟以姑娘的身份,还有陛下对姑娘的宠爱,到时候,怎么不碍着裴家,给姑娘一个高位分?即便不是爱,那也是一份责任,自然有可能叫姑娘成为众矢之的。”
她是裴家安排进宫的丫鬟,自小跟着裴锦一同长大,这些年乾元帝待姑娘如何,她是看在眼里的,可是在她眼中看来,乾元帝对姑娘虽好,却同相爷待姑娘的好是一样的,叫她看不到半点男女之情,这大概也是那群宫妃能够容忍姑娘无名无分在宫中住着,还能时常前来交好的原因了。
裴锦不语。
丫鬟就怕她想不开,“姑娘,您身为太师府长房嫡出的姑娘,又是在宫中教养长大,有皇家的这份情分在,将来若是出了宫,还有哪家娶了您敢给您气受呢?到时候想必对方也定是不敢有什么旁的念想的,可是陛下不一样,陛下如今未有子嗣,朝中的言官已经多有上奏,陛下虽是一国之君九五之尊,有时候却身不由己,姑娘,如今您是不知道那些宫妃的日子,且陛下还宠着您,可是您想想,若是将来,宫中又进了新人,亦或是陛下宠幸了旁的女子,到时候,您可还能冷静自持?到时候,您又该如何自处?”
这些道理,今日母亲进宫的时候就说过,她不是没想过,可是……
他将她自小养大,于她而言,最亲近的人甚至不是裴家的众人,而是这个站在重重荣光之上的男人,她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亲力亲为,若是她当真没动过心,那才是有毛病吧?
可当真想到他有些夜里怀中还揽着别人……
裴锦咬紧牙,果然……
她还是不能接受。
可是若是就要她这么出宫嫁人,她……
她也到底不甘心。
另一边,乾元帝出了芷芫殿,面色便冷了下来,“去召裴昀入宫,朕有要事要同他相商。”
“是。”
御书房中,乾元帝拿着手里的奏折,半个字都看不下去,一直等到裴昀进门,这才放下折子,让所有人退下,独留裴昀在房内。
“陛下万安。”
“可。”乾元帝坐在御案之后,方才等待的焦躁仿佛在刹那间消失不见,嘴角噙笑,看着裴昀温声道,“朕今日唤姐夫进宫,其实是为了问姐夫一件事。”
“陛下请讲。”
“朕今日听闻裴夫人入宫来见过阿锦,提及阿锦的亲事,朕想知道,姐夫是怎么想的?”
裴昀一副纯良老实的模样,“此事臣在家中的时候,确实听到双亲提起过,当年三妹妹受陛下同殿下盛宠荣恩入宫,如今已经不知不觉到了待嫁之龄,母亲替三妹妹相看了许多人家,怀恩伯家的二公子,恰好也在母亲看重的名单之中,如今他们家前来提亲,母亲自是满意的,也入宫同三妹妹商量了,公主也觉得,此子品性优良,是个良人,正打算入宫同陛下请个旨意恩典,叫陛下能给三妹妹赐个婚。”
乾元帝脸色一沉,“皇姐怎么可能答应?”明明他才从皇姐那里回来!皇姐还说会帮自己的!
裴昀却是一脸无辜,“许是公主知道陛下对三妹妹多有疼宠,怕陛下一时不能接受,这才不曾直言?”
乾元帝:“……”
“陛下,当年三妹妹入宫,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牵制裴家,可是如今裴家的忠心耿耿,陛下也该亲眼目睹,且臣三生有幸尚了公主,三妹妹在不在宫中,便已经无足轻重,不知臣是否能向陛下请求,让臣妹归家?”
乾元帝扶着御案的手猛地一紧,“你说什么?”
“臣请陛下,恩准臣妹归家。”
“这不可能!”
“陛下。”裴昀的声色突然一沉,微微抬眸,看着坐在御案之后的年轻男子,眼神微沉,“陛下教养臣妹多年,臣一家上下,感恩在心,可是臣妹如今年纪已大,到了待嫁之龄,说句大不敬的,陛下同臣妹非亲非故,若是还强留她在宫中,到时候,难免朝中流言四起。以往臣妹于宫中尚且太平,一是因为裴家同陛下,二却也是因为臣妹年纪尚小,可是如今臣妹已是要谈婚论嫁的姑娘了,若是再留于宫中,难免惹人忌惮,也徒惹旁人口舌。”
149、【番外六】徒惹口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