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礼部衙门跟贡院之间差不多有半个时辰路程,几人乘着马车而去。
      贡院大门紧闭,大门的对面即有一面硕大的墙。贡院门外与正对面硕大的墙之间是一空旷之处,如若贡院正是科考时候,此处只会有禁军严守,而每每考生进出,此处都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
      赵尚书不知道先吩咐了谁,两辆马车到了贡院的时候,就有人拿了钥匙开了贡院大门。
      过来开门的是个年过半百的男子,头发夹杂着不少白发,就连胡须都是黑白各半了。
      那老头给赵尚书行了礼,看了看一身便服的沈双玉,当作不知,扬手举向贡院里头,以示进去。
      赵尚书怕沈双玉不舒服,还想叫住那老头,叫那老头给她行礼。被沈双玉拦下了,这么个老头,想如何就如何,她也不至于跟他计较。
      几人进了贡院,由那老头带着去了考生正考时的号舍。号舍即是每一考生占一个的地方,也是考生考试的地方。
      每排号舍都会编上一个字号,沈双玉抬头就瞥见巷口门楣上书写“天字号”,又如“地字号”。每一排号舍多少不一,有的五十间,有的六十间或一百多间,都向南排成一条长巷。巷口配备了号灯及水缸,每一排号舍的末尾设有一个出恭之处。
      每间号舍宽三尺,深四尺,后墙高八尺,前檐约高六尺。每个号舍的建筑面积只有那么小小的一个地方,在这里头想转个身都不容易。
      沈双玉站在“天字号”第一间门口,向南看去。从前只是听说,如今亲眼见到了才知震撼。考生将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里头,过上那么九天六夜。
      从前的每个状元、举人、进士都曾在这样的小空间里苦思冥想、奋笔疾书过,这里是他们人生走向辉煌的起点。
      沈双玉微微摇头,如今只想着这环境迟早是要改的,可依旧难以置信,叹道:“这么小的地方,只能在这里头写字,如何能够躺下歇息?”
      赵尚书这个过来人弯了弯腰,用天字号的第一间给沈双玉解释,他指着里头墙上一上一下两处地方:“里面两边的砖墙上这两处都分别留了一道砖托,用于搁这块号板用,号板是两块合起的,如果将这两块号板都放在下面那一道砖托里面,便可铺满号舍,就变成了可供歇息的床。如果考生答题写字,就将靠外面的号板挪到这上面的砖托上,里面的号板不动,便成了一套桌椅。如何,小沈大人可理解了?”
      沈双玉看着他凸起的肚子,又看看号舍里头委实小的空间,“当初对大人来说,应该很不容易吧。”
      “那是……唉唉唉!小沈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啊?本官是当了官之后才发福的!”赵大人咂嘴。
      沈双玉莞尔,“若是考生之中,体格稍微大一些的,像大人如今这样的,那可就难了……”
      赵大人用帕子擦去脑袋上的汗水,“那也是没办法,谁叫他们胖那么早?好歹是当了官再胖,就好一些了。”
      “……”沈双玉一时无言。
      “或者是把此处改一下,若不延长号舍,就将这号板加长。但是也不能只是如此……”沈双玉打量着号舍,“间或打通此处,一人有两间大小。天气炎热,夜里的话还好些。”
      老头嗤笑:“打通?就是两间打通,来入科考之人,岂不只有往年一半?”
      沈双玉瞥了他一眼,又看着赵尚书,“大人以为是延长号舍好呢,还是打通了好?”
      “总不能减少能入贡院考试的人的数量。”赵尚书道。
      “那大人的意思就是延长号舍了。”沈双玉道。
      赵尚书沉默片刻,打量着号舍的长度,随即摇头,“可是小沈大人瞧瞧,若是延长了号舍,那这本可供人进出来往的这条路,可就要没了。监考官监考,总是要来往的,倘若这条路缩成只能勉强进出,那定是困难,万一发出声响也会打扰到考生考试的,岂不是顾己失彼?”
      沈双玉点点头。
      又环顾四周,目光看向了巷口后的一片空旷之处。
      “小沈大人,你看什么呢?!”赵尚书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只看到空旷之处,随风而轻动的树荫。
      沈双玉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
      “那片空地是做什么用的?”
      赵尚书想了想,“届时此处会摆上桌椅,供考官将士休息。因为人数多,所以这儿地方也大。”
      沈双玉点了点头。
      从贡院出来的时候,赵尚书望着地上的火辣阳光,咂嘴道:“小沈大人,咱们去吃个饭?然后……”说着又将手指虚虚圈成圈,朝嘴边迎去,作饮酒势,“再喝一杯?上次便说有机会就顿酒,正好出来都出来了。”
      沈双玉眼睛微亮,笑道:“这个天儿,没有寒潭香,‘碧筒饮也是不错。”第599章 又见明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