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5章 试探和推荐[2/2页]

贵女重生:明王追妻路漫漫 纤阳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到底是给禹乐几分颜面,皇后还缓下了脚步,“皇上在忙吗?”
      禹乐道:“皇上在里头,正跟楚王说政务呢,许是一时半会的也说不好。要不,皇后娘娘您且到偏殿稍微等候,容奴才进去禀报一声?”
      皇后望御书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停下脚步了,“去吧。”
      禹乐松了口气,叫来一个小内侍,吩咐道:“你先请皇后娘娘去偏殿坐坐。”又对皇后说道:“娘娘,您先坐坐。”
      皇后点点头。从她脸上半点看不出来是不是生气了,但照禹乐看,皇后娘娘是越是遇着大事越是能沉得住气的人,越是冷静说不得就越是生气。
      “大雪渐渐融化了,路好走了,过了一个冬日的流寇没了粮食之类的,便出现了。不仅山东那处,好多地方都有流寇的出现,不过那么多处地方,也只有山东这处的流寇目无王法,劫财劫色还要杀人的。儿臣以为,应当要杀鸡儆猴……”楚王正说到这儿,忽然发现方才还在听自己说话的皇帝移开了目光了,他的声音也就小了。
      楚王顺着皇帝的目光看去,见着禹乐进来,他便停下话语,看着禹乐。
      禹乐弯腰禀报道:“皇上,皇后娘娘来了,奴才将娘娘请到偏殿去了。”
      皇帝抿了抿嘴,小声道:“肯定是为了老六的事情。”
      楚王便顺着这话提起道:“儿臣不解,老六刚回来,怎么父皇就要他闭门思过?”
      皇帝看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怎么,他冲撞了朕,还不许朕罚他了?”
      “儿臣不敢。”楚王垂眸道,“只是父皇难道还不知道老六吗,他向来是有话直说,又是受了灾,刚回到京城来,怎么父皇还跟他置气?”
      皇帝目光不善地扫了他一眼,对禹乐道:“让皇后且等着,朕政事议完了再说。”
      禹乐弯腰应是。
      楚王看着禹乐退出去,又道:“父皇,老六他只是口不对心,说出来的话或许难听,才顶撞了父皇,求父皇开恩……”
      “够了!”皇帝不悦,“说山东的事儿。山东流寇已经威胁到了当地百姓的安全,朝廷武将之中,你觉得派谁去剿匪比较合适?”
      楚王深吸一口气,暂且放下了方嘉策的事情,提议道:“儿臣以为,流寇这等作恶之人,因熟悉当地的地形,流窜颇快,要是能够让个同样熟悉地形的人去,或许还能够来个瓮中捉鳖。”
      皇帝颔首,“的确,得派个熟知地形的人去才行。否则,别去了之后,流寇没抓着,反倒把自己给折进去了。山东……那便叫出身山东的符鑫鹏去吧,流寇逃窜厉害,人手也得多一些,不过流寇数量亦是不多,便给他五千兵马罢。”
      “是。”楚王抱拳应道,“父皇英明。”
      “此时宜早不宜迟,朕这就下旨。武器粮草,都得先筹备起来了。”皇帝又添道。
      楚王道:“儿臣回去兵部,便亲自去清点武器。”
      “粮草之事,也得叫个可靠的人去办,绝不能再出现类杭州之事……你可有人选呐?”皇帝动手拿了一张纸出来,铺在桌上。
      朝廷补充给杭州的粮草从京城到杭州就少了一半,而且故意延迟了达杭州的时间,要是杭州应对稍微不力,等得物资粮草过去,黄花菜都凉了。此事皇帝不可谓不怒,碍于钦差还没回京,就还压着不提。
      楚王垂眸思索,粮草的事情还是不要沾手的好,万一下边的人有谁不开眼,又作死了,还不是连累了他。
      楚王沉吟片刻,道:“儿臣倒是记得大皇兄曾经到山东去,还在那边住了几个月,想来也是熟悉路途的。不如让大皇兄来做这个事?一来此事重要,要是大皇兄出马,也能让人知道父皇您剿匪的决心,二来,大皇兄肯定也知道粮草之事不能马虎,是能信得过的。”
      “真王?”皇帝眯着眼睛思索。
      “正是。”楚王点点头,半点没有坑了人的觉悟。
      皇帝沉吟,“真王妃才生产不久……”
      真王妃才生产不久,就把真王派走,王府少了个男主人,于真王妃而言实在不方便。
      楚王道:“父皇多虑了,真王妃出身沈家,沈家家教森严,真王妃是贤良淑德。知道真王是有正事要做,肯定不会有异议的。”

第485章 试探和推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