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俊人一行人严密看顾起来。这一行人连带着护送物资来的护卫,也不过五十人。
算起来,单单这两次从京城来的人就有七十多人。
在城门口,三队人碰了面。使者跟沈双玉客套了两句,见着了何俊人和高鹏程。而他们也是第一次见着了沈双玉,不过豆蔻年华,却将他们给压得好像是被压进龟壳里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二人脸色也是难看。二人脸色难看,应付也就磕磕绊绊,沈双玉却是言行得体。不过片刻,对伍就启程了。
使者的一行人走在前边,沈双玉这边的人都走在后边。沈双玉的队伍里头前后有六辆马车,沈双玉坐在第二辆。沈双玉所坐的马车宽大又华贵,马车前边的木檐左右坠着两个铃铛,随着马车走动,铃铛“叮当”作响。
马车穿过城门,沈双玉靠着车厢闭上眼睛,耳边的铃铛声不知是车外的两个铃铛,还是六出脖子上的铃铛声,压过就车轮轱辘的声音。
浩浩汤汤的队伍早上就离开了遥城。
同一日,翟宏王妃跟翟宏世子杜玉书也启程了。只不过他们比较晚出发,要慢了一些。
太阳下山,天色晚了就不适合赶路了。
沈双玉没发话,一行人直到太阳将下西山的时候,才停了下来,就近寻了一间客栈歇脚。
沈双玉一间房、使者一间房、何俊人和高鹏程各一间,且伺候沈双玉的丫鬟又开了一间,就要了五间房间。至于随行的护卫等人,因为人数也多,还需要轮番巡逻照看这么多东西,便打算夜里合衣而眠。
虽然没有住房,但是饭食是管够的。
这样安排也没有人反对,各掏腰包,少了许多麻烦。
沈双玉负责她带的随行的人,使者一行人也是自行负责,何俊人和高鹏程带来的护卫自然也就是自己负责。
难得走这么远的路、坐了一天马车了,沈双玉显见疲倦。吃了一些东西,稍作洗漱之后,她就躺下歇息了。
几个丫鬟在外边的时候每个人吃的都是不一样的东西,她们吃过东西之后也是洗漱。当夜是禄雪守夜,就为沈双玉准备了第二日的衣裳。
在外边肯定是没有在画楼方便的,又是赶路,许多事情都只是粗略做过。第二日的早饭只有跟店家要的粥水馒头,吃过之后又开始赶路了。
不仅是沈双玉,六出也有些恹恹的。长时间坐马车叫人腰酸背痛,沈双玉疲倦不堪,坐在马车里头,背后要靠着两个云枕才稍微舒服些。
赶路的第三天,下雪了。
幸好也不是大雪,地上积雪不多还能走。只是冷,马车不抗冻,又没有地龙,纵是烧炭火也没法子烧多,苦了畏寒的沈双玉,缩在马车之中,穿着一件斗篷了还要在外边再覆上一件大氅。
大雪没有,小雪不停。
第五日出了杭州,这一日,沈双玉受寒了。因为沈双玉,不得已停下赶路行程。歇在客栈中,请来了当地的大夫。的确是受寒发热了,沈双玉喝了两碗汤药之后又睡了一觉,醒来就好了许多了。
这一耽误就耽误了两日,沈双玉的身子好转。
只是也没法继续赶路了——外边下了大雪。等得大雪停下,雪干脆就停了。清了道,才能继续赶路。
在启程第十日的时候,才继续赶路。出了杭州,一路往北走,要好几十里才是下一个城,期间要穿过两座山和一片树林,于是先备足了粮食,在没有能够落脚的地方就搭几个篷子出来。
这一路上相对平静,没什么突发的事儿。
第一次有意外是在宁城,进了宁城的时候已经是启程的二十日了。刚要进宁城就被挡了,不得进,宁城守城的将士说什么也不愿意让他们进城,连通关的引子也不看。
这实在是怪,大白天的宁城城门紧闭。随行的护卫轮番跟将士讲,软磨硬泡一个时辰也不见松口,钦差大臣高鹏程气得在城门口大骂,要宁城的知州来见——无人理会。
都已经走到宁城城门口了,要改道也不容易,况且从宁城回京要省好些力气。宁城这不同寻常的样子,也的确让人狐疑猜忌。
使者穿过小半个队伍来到沈双玉的马车前,同来的还有何俊人。
在沈双玉的马车前,使者出声商议道:“沈小姐,宁城不愿意开城门,商议这小半天也没法。眼看着这天色将暗,咱们是要退回去寻个客栈歇脚,还是停在这里,凑合一晚?”
第459章 启程回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