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王什么时候离开的,杭州的人是后知后觉,到了这会子杭州也只是有些闲言碎语,并没有乱。真要是明王出了什么事儿,替明王管事的人怎么能够平静到若无其事的呢?杭州没有乱,那就因为明王无事。
丁清只是在沈双玉所展现出来的自得的状态下,相信明王好好的。
自然,沈双玉并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若是知道了,她说不定要笑出声,杭州之所以现在没有乱,只是因为明王一日没有被判定死亡,那些蛰伏在暗地的人就还得忍着。雷霆暴雨来之前,天空总是会格外的平静,而这个时候,也正是最平静的时候。
丁清知道,与人自荐的话,总是自己有足够分量才行。于是,他便在沉默片刻时思索自己的能力。
“我过了年就是双十年岁,如今读书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他说。说着,忽然中气不足地安静下来了。
这是他唯一的,拿得出手的长处。读书十五年,他是奔着科考的。他也相信自己是能够考中的。只是如今未曾赴京科考,这个本该拿得出手的长处就显得很苍白无力了。
他再抬头看的时候,只看到了沈双玉得体的笑。得体的笑容挂在她的脸上也显得摄人心魂,丁清忙不迭地垂下眼睛,那心里对自己的否认也被放大了。
沈双玉的右手搭在手兜表面,指尖抚着兔毛手兜,有几分漫不经心的,道:“读书读长久的人千千万,你这点……实在算不得什么。”
丁清也反应过来了,心里的那点对自己的否认越来越浓,又变成了后悔。自己怎么就一时脑热,说出这种话来了。自己现在要背景没有背景,要功名没有功名,要钱也没钱,不过是最为普通的一介草民,去哪里有什么长处能够追随王爷呢。
他的窘态让沈双玉嘴角弯起的弧度变大了些。
这人是如今没有功名,也没有背景,但是却足够机灵。而且,方才隔着一扇门,对着两个朝廷命官,他的气势也是不输的。
有的人是天生来当官的。
沈双玉看着丁清对着自己的头顶,盯着上边一直普通不过的木簪子。
“读书十五载了啊……”沈双玉低声道。
丁清下意识地抬头,“是。”他看到了女子红唇轻抿的模样,眸光闪烁,他低下了头。
沈双玉点点头,忽然问:“你觉得百姓重要,还是官员重要?为何?”
丁清不解她问这个问题是何意,但还是答了:“百姓。官员亦是百姓,官员便是为了百姓。”
沈双玉又问:“孩子重要,还是父母重要?又为何?”
“都重要。”丁清斩钉截铁地,“百善孝为先,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沈双玉敛眉,这人只论及孝道,却已经是回答了她了。
也不得不承认,这人实在合她胃口。
她犹豫了一番,问道:“我再问你,倘若……你的手足,为了得到你的东西,意图杀害你,你当如何?”
第362章 丁清自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