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有价格便宜的,自然还有价格贵的。贵的一个二两银子,香囊花样亦是海浪,海浪花样更加精致。因为用的香料更贵重,驱虫效果更好。
不论是贵的还是便宜的,竟然几日几日就卖断货一次。
沈家香料铺子的生意就引来了同行的眼红,不少人特意买来香囊,拆出来研究用的是何种香料,妄想推出配方,就能抢来这个好生意了。可是不论是哪家,跟香料打了几年交道的师傅,都不能完全推出这个配方。
有的就认为,差不多的配方就可以了。于是投入钱财去配制,但配出来的香料非但没有沈家香料的驱蚊驱虫效果,连它的香味都模仿不到。投入了钱财却收不回本钱,这种亏本的生意一次就好,于是各个眼红的人就歇了要自己推出配方的心思。
他们是歇了这个心思,可是沈家铺子的生意一日日好起来,这就分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生意。不想坐以待毙,所以有人动起了别的心思。沈家香料铺子的掌柜白川,几日就被人堵在各处地方,威逼利诱的让他交出配方。白川也不是个会受什么威胁的,遇柔则柔遇钢则钢,每次都给他挡掉了。
沈家香料铺子到底是沈家的产业,是县丞老爷家的生意,纵是威逼利诱也不敢过火。
到了后边,倒是只能看着沈家香料的生意蒸蒸日上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五月底,原先说好五月中旬就能回家的沈辰还没归家。不仅是宋氏担心,就连老爷子也派人出去,让人沿着去平城的方向下去找。
派人出去已经去了两日了,沈辰没见到,派去的人也没有消息传回来。
倒是桐怀村又出了事。
当然,这一次并不是命案,而是桐怀村的人都诡异的生病了。生病之人上吐下泻,体质稍稍差些的人,则不仅上吐下泻,更是发热到只能卧床的地步。
桐怀村的百姓因为命案,日日担惊受怕,收入没有多少,每日的消耗开销又没法缩小,这家家户户存着的银钱一直在减少。得了病,也不是说立即就能去找个大夫来的,而是硬生生熬着。
原本生一些小病,熬几天就能好了,这次他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熬了两天,生病的人不见好,越来越多的人染了病。
村里的人感到不妥,一家染病还说得过去,可偏偏这一次染病的人多,同时染病不说,还来势汹汹。像是一传十,十传百。
短短几天,村里的人大多都染病了,整个村子的人都上吐下泻的。
第一个大夫进去诊治,发现桐怀村的人是染了疫病了。这个大夫也是尽职,得知村里的人是染了疫病,不敢大意,将桐怀村的情况写在纸上,请了过路的人送去县衙。
而他自己则是在村里找了家没人的房屋,暂时住下了。
第175章 生意,桐怀村事又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