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5章 针尖对麦芒[2/2页]

凤啼长安 楚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是京城贵客啊,快快请坐。”
      老郡夫人在中间坐下,张绾绾和萱儿各坐一侧,最外侧是那两位告老还乡的老官人,他们也都来给老郡夫人见礼。
      今天广棚的外延挂了一幅珠帘,这样外面看进来就模模糊糊看不清脸,张毅夫接受了郑颢的建议,他也想保护自己的母亲和女儿。
      里面刚坐下,外面就有礼官宣布比赛开始。
      广棚里也开始有小厮、婢女们,端着洗手的水盆、漱口的水盂鱼贯而入。
      郑颢、崔瑾昀、张毅夫和张彦希都坐在珠帘外面,他们可以直接看到各酒楼的厨子做菜的过程。他们也品菜,只不过不评分而已。
      第一道菜是必做菜,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清蒸武昌鱼。
      清蒸鱼做为比赛项目,最考验厨工水平,既要原汁原味、鱼鲜味美,又要在十二条鱼里面别出心裁、出类拔萃。
      真是难。
      十二张案台向着广棚方向,摆成弧形,五步开外就是挤得水泄不通的观摩百姓,厨工虽然背对着他们,但因为是弧形,而且相互间有间隔,总能看到一些动作。
      活鱼抓到案台上,一阵“噼里啪啦”过后,就看见他们弓着腰开始处理鱼。过了一会,就陆续开始有人将处理好的鱼入锅上炉。
      蒸汽出现在人们眼中的时候,鼻子也开始闻到香味。
      第一炉端进广棚,每个酒楼的第二条鱼又入锅了。这时是热水热锅,蒸的时间比第一次要短,随着让百姓品尝的鱼出锅,外面热闹了起来。
      赏味官这里也不平静。
      “这条几条鱼做法中规中矩,唯一的差别就是火候。而这几条,用的作料稍有不同,味道略多了些层次。这很难评啊。”老刺史说到:
      “要不,咱们还是用去年的法子,每人给每道菜打分,累加最多者获胜。”
      五个人每人领了写着一到十二数字的纸片,一边品尝,一边将自己的排序放在菜品旁边。
      张绾绾尝了一边,她已经无心品味,只想着如何与李小娘子对着干。
      萱儿放了张最高分“十二”,她就过去放“一”,李萱儿看出她的心思,心里好笑:这有什么难破?我不信你记得所有的顺序。
      她走了一遍,又换了几张纸片,再走一遍,又换了几张。
      果然张绾绾就不记得自己该哪一张了,起初还拿十三来减,后来发现减完得到的数字纸片不在手上,气得她朝着萱儿只翻白眼。
      萱儿不用多记,她只记着自己觉得最好的那一份在哪,“十二”那张纸片被放在哪,其余都是假动作。
      “时间到,赏味官归位。”
      很快就有小吏过来,将每道菜的分数加总,礼官到外面唱分,红月楼、碧海楼并列第一,后面十个酒楼各有差异。
      外面不知道,里面由于张绾绾的搅局,这个成绩并不真实。
      百姓们尝了鱼,也各有评判,闹哄哄的争论不休,只有等着下午的特色菜再战。
      李萱儿从珠帘里走出来,脸色很不好,张绾绾更是面红耳赤,眼睛里恨不得喷出火来。
      郑颢一看,定是出了岔子,正要问,张绾绾插到他们中间,仰脸问郑颢:
      “郑三郎,她是什么人?为何她能跟着你东巡,我却不可以?”

第225章 针尖对麦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