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嘞。”张大拿把电话交给老贾。
接着老贾苍老而波澜不惊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段子,什么事?”
我把眼前的情况一五一十都说了,而且是尽量客观地叙述,也没提我和八爷的看法,就想听老贾自己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跟我们猜想的情况一样。
老贾听了之后,沉默片刻,慢悠悠地道:“不好说,不好说。我替你占一卦吧,一切尽在卦辞之中。”
说完老贾居然直接挂了电话,我把电话给八爷亮了一下,苦笑一声,这贾瞎子惯会故弄玄虚,这有啥不好说的呀,他那六十四签文王卦,和九十六支天地签,想要哪一卦哪一签,还不都是随他所欲?
更别说什么卦辞了,全靠他一张嘴叭叭,现编现卖,是死是活全在他一张嘴上。
过了一会儿,张大拿发短信来了,上面只有四行字,是贾算人的卦辞,说的是:百官定下六甲计,徽钦不用勤王兵。将从南宫回金殿,西北叛将守要津。
这四句话写得云山雾罩,我和谢必安看了都有点儿发懵。
不过仔细一琢磨,还是看出点儿门道来。
前两句“百官定下六甲计,徽钦不用勤王兵”说的应该是靖康之耻,借古喻今。
所谓百官定下六甲计,说的是宋徽宗和宋钦宗罢免了第一次围城时打退金兵的功臣李纲,任用了何?、孙傅等人守备汴京,但是这些守将居然听信妖人郭京的谗言,相信郭某人的所谓“撒豆成兵”的鬼话,指望用郭京撒豆变成的六甲神兵守卫城门,结果可想而知,城门被破,北宋灭亡。
至于“徽钦不用勤王兵”呢,是说宋徽宗和宋钦宗这父子俩,听信了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等人的上奏,以耗费粮饷为理由,拒绝各路兵马勤王,导致汴京城防空虚,兵力不足,也是最后酿成灾难的罪魁祸首之一。
谢必安想了想说:“这两句话应该是借指现在茅山术派的情形,所谓定下六甲计的百官,包括唐恪、耿南仲之流,就是八大分院,这些人把持了主院,把我们这些‘勤王兵挡在山门之外,打算用什么撒豆成兵的妖术对付‘金兵雷坤。”
我点头道:“应该是这样,看来老贾的想法跟我们差不多。第三句‘将从南宫回金殿我知道,说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后被也先俘虏,一年后又被也先放回来。不过当时大明朝已经立了他弟弟景泰皇帝,朱祁镇只能被囚禁在南宫。不过七年后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又夺回了皇位,从南宫搬回了金殿之中。”
谢必安道:“就是说于志云即将扳倒八大分院,拿回大权?”
我说:“没错。”
谢必安道:“那最后一句呢?”
最后一句是西北叛将守要津,这句话就真不知道了,这中国历史上守西北的将领多如牛毛,叛将也不知凡几,况且涉及到的典故可能太偏了,跟我们俩平时储备的知识都沾不上边儿,谁也想不出这句话的含义。
谢必安抽了一张纸,随手画了一张茅山的草图,指着西北方向说:“这地方并没有什么关卡要津,也没有专人看守,那这个叛将到底是谁?”
我捏着下巴沉吟半天,把冥界众人的位置图画了出来,谢必安在安排人手的时候不是按照方位来布置的,所以我们的西北方恰好也没有专人看守。
现在山里山外就这两方人马,两家的西北方都没有什么守将,更加谈不上叛将了。
为了这么一个破卦辞,我和谢必安两人从上午研究到下午,日头由东向西,天色也由亮变暗,时间流逝得飞快。
我们查了半天的资料,上下五千年都找遍了,西北各势力变迁也都摸索得差不多了,就是没有找到一个符合当下情形的“叛将”来。
眼看着窗外天色已晚,估计表妹那边已经动手了,就暂时停止了这种无聊的解谜活动。
谢必安笑道:“这个人算,居然给我们出了个难题。”
我拿起手机就准备打回去问一问究竟,却被八爷拦下了。
他摇摇头说:“别问了,哼,你我两人合力都解不开这个破迷,还要打电话去问,那不是叫人算笑掉大牙吗?”
我一想也是,这老瞎子,估计就等着我打电话求他呢,去他的,不惯着。
我正要把电话扔下来,它自己却响了。
我一看居然是顾志明,连忙接通了,问道:“志明,什么事?”
顾志明道:“刚才南院来消息,说南院掌教的孙子在山外被毒虫咬死了,大家都说是雷坤干的。你们在山外,有没有看到雷坤的踪迹?”
我一愣,先没管什么掌教孙子死掉的消息,反而问他:“什么南院?”
顾志明道:“我们八大分院是按八个方向分的,南院的掌教是柳太师叔,怎么了?”
我手里拿着电话,和谢必安对视着,都难以抑制兴奋之色,异口同声地道:“原来是这个意思!”
第一百三十二章 贾算人的卦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