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五天,我除了每天跟随白东来练功之外,就是往佛香斋跑,一来蹭饭,二来向贾算人请教一些术法上的问题。
每天晚上跟飞飞煲完电话粥之后,又把老罗的笔记翻出来,和贾算人指点的内容相印证。
飞飞这几天越来越忙,但是每天早上会雷打不动地过来陪我吃早餐。
期间我带田曼曼和飞飞见了一次面,两人谈得还算不错,飞飞邀请田曼曼做她的助理,而小田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二天田曼曼就在我们吃完早餐之后,跟着飞飞去公司上班。
田曼曼显然没想到她的新老板是个女生,而且年龄与她相仿,自然是意外之喜。
她家中的困难解决了,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人也开朗起来。
这天晚上,白东来见我扎马步的基础实在太差,干脆换成了相对轻松的站桩,不过时间也从一个时辰延长到了两个时辰,所以我从晚饭后到睡觉前,基本只剩下站桩了。
我站着桩和飞飞打完半个小时的电话之后,顺手翻开老罗的笔记本,偶然看见一篇日记上,记载了一个关于飞天铜尸的记载:
78年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初八,节气大雪,天气雪。
今年的雪格外得大,昆仑山已经完全被大雪覆盖了,我们在早上八点再次接到任务,昨天晚上,乌孜别里山口以北六到八公里处,出现大面积雪崩,山麓几个村庄的通讯已经完全中断,具体情况不明。
如此大雪,如此雪崩,恐怕凶多吉少。
我们的任务就是前往雪崩地区确认灾情,并沿途搜寻和解救受灾群众。
那里是买米拉小战士的家,也有买米拉的家人,哈萨克族小战士得到消息之后,虽然心中焦急,但是表现得十分镇定,表态坚决遵照连排长指示完成任务,决不受个人感情所影响。
这真是个好战士!我在心中祝愿他的家人和受灾群众全部平安。
乌孜别里山口只有六到十月才能正常通行,以往到了这个时候是一定会封山的。
可越是这种关头,就越能考验我们连战士的忠诚和意志,所幸所有人的斗志都很高昂,我们更加坚定了完成任务的信心。
不过寒冷和冰雪并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有雪地靴和雪橇可以应付积雪,有厚厚的羊毛大衣可以抵御严寒,唯独无法解决的,就是缺氧。
所以,按照连长的指示,我们的行进速度极为缓慢,而且走上五百到八百米,就必须停下来休息五分钟。
我们用了整整四个小时,才绕过4893高地,再过将近三公里的距离,就要到达雪崩地点了。
这一次连长接受了我们坚决突进的请示,没有再下命令休息,而是一鼓作气,在天黑之前赶到了雪崩地区。
我们第一个遇到的村庄已经完全淹没在雪堆之下了,无人生还,由于积雪太厚,也基本没有营救的可能。
况且我们不可能在这里进行过于显眼的活动,因为从这里向西不远处,就是边界了。
于是我们继续向前,再走四百米左右,就能到达下一个村庄了。
这一片地区是包围在山坳中的整块盆地,在人烟稀少的乌孜别里山口,此处算是一片相对适合生存居住的位置了,所以有六个村庄分布在这片不大的地方。
可是偏偏就是这里,发生了雪崩。
第二个村庄也是一样的悲惨遭遇,我们同一位打猎归来的村民碰面了,这位名叫土雷根的村民,在看到自己的家只剩一筒烟囱的时候,哭得撕心裂肺。
土雷根最后战胜了悲伤,他告诉我们不可能还有幸存的村庄了,因为这次的雪崩是很离奇的,绝不像正常发生的那样,它比寻常的雪崩更加突然,更加迅猛,也更加具有毁灭性。
这是山神的愤怒!
我们在土雷根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这次雪崩的罪魁祸首——山体坍塌。
是的,就在这片盆地的西侧,有一座山,整整塌了一半,所以才导致这次的雪崩如此骇人。
今天夜里八点半,我们见到了那座几乎被掏空的山峰,整座山就像剥开的花生一样,只剩一具空壳。
九点钟,我作为三排副排长,和排长一起参加了连队会议。
连长最终决定,让士兵抓紧时间休息,第二天一早,一排首先进山查探,二排随后接应,三排留守原地。
78年12月8日,农历十一月初九,天气雪。
昨天晚上,连长一个看似简单的命令,保住了我的性命,因为一排和二排的战士自从进山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12月8日的日志很短,到此就结束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浑身冷汗,山体掏空,这不就跟我
第九十二章 缺失的日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