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幅壁画是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依次排列的。
第一幅画的是一对母子(姑且这么认为吧)在一片芳草依依的山坡上玩耍,男孩儿四五岁的模样,眉眼之间满是稚嫩之气,正蹲在草地上逗弄着花丛中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男孩的母亲面容温婉秀丽,站在一旁温柔地看着她的孩子。
整幅图的大部分都是一派安静祥和的氛围,只有在左上角,也就是远景的地方,画着一片灰蒙蒙的背景,那是一座山。
那座山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大部分都隐藏在一片浓雾之中,不过我依然能够准确地辨认出来,那就是后山头,也就是我们现在被困的地方。
第二幅图的主要人物还是那母子二人,地点却变了,他们此时已经站在后山头的山脚下,面向着后山头的方向,一群文武百官服饰的人们背对着后山头,向那对母子拜倒在地。
然而令我感到奇怪的是,那对母子的身后还站着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面具,穿着一身长袍,距离那对母子既不远也不近,似乎在一同接受百官的跪拜,又似乎是远远地躲开。
这幅画上后山头从远景变成了中景,依稀可见山上挂着十几条绳索,许多背着大石块的民夫在山里进进出出,似乎在进行着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
第三幅图的人物主角又有了变化,母子二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带着面具的男人。
这个男人似乎是整个七级浮图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他独自站在山前,山上的民夫比前一幅多了一倍,山脚下又多了各式各样的器械,一排木牛流马正背着巨石消失在远方的山影里。
这一次的后山头彻底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画面,就连山上劳作的民夫也能依稀分辨出五官面貌。
第四幅,也就是这一面墙的最后一幅,出现了一个令我分外熟悉的场景。
这幅画的场景正是外面的那座大殿,画师所在的位置应该就是甬道的出口处,是由外向内,面朝龙椅的视角。
大殿之中烛光摇曳,数十名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正在向高台上方的两个人朝拜,我仿佛听见他们高呼万岁的声音,充斥在整个大殿之中。
高台上的人是站在龙椅前方的,一高一矮,由于太远的缘故,画得不甚清晰,只能从大致的轮廓上,猜到正是前两幅画中的母子二人。
看来那个小男孩,就是它们的小皇帝了。
就在我准备离开这墙壁,走到对面去看另外四幅画的时候,我忽然看见这画中龙椅的边上似乎有一块模糊的墨迹,我忍不住伸手去擦了擦,却擦掉了墙壁上的一层浮灰。
我终于看清楚了,龙椅边上并不是什么墨迹,而是一个人。
由于烛台都在两侧的缘故,位于正中的高台上,其实光线并不十分明亮,所以龙椅的侧后方是一片昏暗的阴影,而那个人,就站在阴影里。
如果不是仔细观察的话,十分容易将其忽略。
我猜不出这个人的身份,是太监还是大臣?
不过我注意到他脸部的轮廓,似乎是个奇怪的方形,而且线条笔直,就是一个标准的长方形。
我心里大感奇怪,怎么会有人的脸是长方形的呢?
想了一想我才反应过来,那不是一张脸,而是一个面具!
戴着面具的男人十分低调地出现在了这幅画里,不知道是他自己在隐藏着自己,还是画师在作画只是有意将他隐藏在黑暗之中?
四幅图画到这里,基本上是一个王朝兴建和完成的过程,小皇帝登上皇位,百官朝贺,一排平静祥和,似乎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他们将在这个神秘的七级浮图之中,孕育发展,生生不息。
一切仿佛都是美好的。
可是当我转身去看另一面墙壁的时候,画上的内容却陡然发生了变化。
第五幅图,场景转到了山外,整座山都被硝烟所包围着,无数的士兵通过六道栈桥,从四周的六座山头进攻而来,还有更多的士兵从山脚下向上仰攻,天空中飞箭如雨、山顶上檑木滚石纷纷而下,场面极其惨烈。
很显然,这个王朝受到了外来军队的攻击,它的命运开始风雨飘摇了。
第六幅图是外来的军队丢盔弃甲,军旗倒拖在地上,显然是在战败逃命。
不过相当诡异的是,这幅图上再次出现了那个戴着面具的男人,他站在山顶的那棵大树下,高举双手,似乎在进行一项特殊的法事,天空中乌云密布,无数闪电坠落下来,毫不留情地屠杀着着逃亡的敌军们。
他们胜利了,山中的王朝赢得了这场战争。
第七幅图又回到了那个大殿,不过画师的位置从入口处来到了高
第七十八章 幻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