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板算了算账,即便三天算一个,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个,也就是一万二千块,三年就是三万六千块——这买卖似乎还挺划算!
要知道,道师都有真本事的,绝不是那些摆摊算卦的江湖骗子能比的。
不过他还想抬抬价,便咧着大嘴说道:“贾先生,您看,我那保命符都赔下了,那东西可是嘉靖年间的敕书,皇帝亲笔所书,十万块……总值的吧?”
我听了瞠目结舌,这张老板脸皮也太厚了吧!刚才还跟我说三万,现在就变十万了,都说现在大城市的房产升值快,我看那升值速度,都比不上张老板的嘴快。
不过我知道老贾可不是省油的灯,所以故意不去提醒他,就是要看看老贾怎么应对。
毕竟这两个人,任何一个吃瘪都是我乐于见到的。
果然老贾不慌不忙地说:“如果真是嘉靖年的圣旨,还是皇帝亲手所书,就算写的是‘我要拉屎四个字,也得价值百万……你那是嘉靖宫中道士写的青词敕令吧?”
张老板瘦脸立刻通红,勉强笑了笑说:“也……也有可能,不过我这上面有玉玺钤印,又是绝版孤品……”
他还没说完,贾算人就伸手打住了:“据我所知,嘉靖后期天下大乱,有道士进言,说是天下妖邪作祟,导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于是嘉靖帝命令宫中一位姓孟的道士写了一道劝退妖邪的敕令,命人照抄一百零八份,发往全国各地宣读。上面盖的也不是玉玺,而是孟道士的‘青云符印。你用的,是不是这种敕令啊?”
张老板一下子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不敢相信似的,显然是被贾算人猜中了。
我在心里暗笑,心想你这奸商,总算遇见祖师爷了吧?
“好了,那东西虽然数量众多,也没啥历史文献价值,不过保存完好的话,的确能卖到三万上下。”贾算人说,“张老板,如果对我刚才的提议,你还有顾虑,不如再加一条:你店里的东西我可以顺带帮你销售,全部按照进价双倍付账。”
张老板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好好好,就这么定了!”
说着他居然从衣服兜里摸出纸笔,笑嘻嘻地说道:“咱们立个合同,三年为期——不是我信不过你老,这是公平公正公开,也算是为了大家的权益,对不对?”
贾算人点点头说:“可以。”
于是两人就按贾算人说的,写了合同,一式两份,分别签字,这就算是生效了。
我看着暗暗咋舌,总觉得老贾这次是阴沟里翻了船,整整三年都要给人白白打工了……
张老板签完字,就屁颠屁颠地说:“好了,我回铺子拾掇拾掇,明天一早等二位大驾光临啊!”
说完生怕贾算人反悔似的,一溜烟地跑了。
我立刻走到贾算人面前,拿起那份合同一看,果然是刚才约定的内容,主要就是卦资全归张红艳(张老板本名张红艳),代卖商品要交进价的两倍给张红艳这两条。
张红艳这个名字我在佛香斋的收货单上见过,一开始还以为是张老板的妹妹或者侄女之类的,谁知道就是他自己……
我拿着合同抖了抖,不满地说:“老贾,这下栽了吧?你中了这奸商的套儿了!”
谁知贾算人淡淡一笑,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
“你还笑得出来啊!给人打三年工,卦资都进了别人口袋,我看你怎么过活!”
贾算人失笑一声,好像看个傻子一样,用那空洞的眼眶“看”着我,摇了摇头说:“你见过哪家医院,靠挂号费挣钱?”
我一愣,随即又说:“那你卖他东西,还要交给他两倍的本钱呢,如果卖不出这么高的价,你不是得倒贴?”
贾算人忽然背着手站起来,傲然说道:“两倍?我能卖出百倍千倍!一张黄纸才几毛钱?贾某人一道敕令画上去,价值何止千金!”
我一愣,隐隐觉得老贾才是真正的奸商——不,他是奸商的祖宗,这一点我早就断定了!
老贾见我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一丝神秘莫测的笑容:“我特意在合同里加上这条,不是限制自己,而是限制这个张老板,省得他以后见钱眼红,再要跟我多分多占,到时候又扯不清的官司……”
这老狐狸,原来早就把什么都算到了!
我想到自己刚才还在埋怨老贾,说他中了别人的圈套,现在想想,我他妈真相抽自己两巴掌!
“我打听过了,这附近差不多的铺子,一年租金最少也要六千,而且要租个铺面非得拿现钱出来不可。现在有人免费提供铺面,还是经营多年的老字号,试问这种好事,贾某人怎么会推辞呢?”
老贾说完哈哈大笑,我却觉得毛骨悚然,以后跟这家伙打交道,非得多加十二个心眼了!
第二十四章 一直合约[2/2页]